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伏尔泰的主张和作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在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

——李云泉主编《中西文化关系史》

材料二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文池《思想的灵光》

材料三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批判地吸收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材料一中“新的精神世界”指什么?伏尔泰推崇东方“新的精神世界”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20世纪以来,资产阶级提出了哪些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又是如何付诸实践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的原则。
(4)综上,谈谈你对文明的认识。
2020-12-1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城市社会世俗生活的发达造就了广泛和多样化的艺术需求使艺术品无论数量和种类都远远超过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是艺术赞助的时代几乎所有艺术品都是订制的。艺术家与赞助人的委托订制合同表明赞助人并非单纯的出资者不只关心价格、人手、完成时间等问题也非常关注艺术品的风格、题村、内容、布局等。当时工艺与美术的分离闻所未闻艺术家都是在手工艺作坊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自幼就进入作坊跟随某个师傅从跑腿打杂到学徒、助手逐渐掌从事艺术工作所需要的各种技艺。通过这种模式培养的艺木家通常能应付多种不同的艺术需求既能绘画也能从雕塑和建筑由此造就了众多“多才多艺”的艺术家。

——摘编自刘君《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何以能繁荣发展》

材料二值得关注的是伏尔泰的很多思想与儒家确实体现出一致性。比如伏尔泰说“试把全世界的儿童集合起来你只能从他们身上发现纯洁、温良和胆怯……所以说人之初性本善。”这种天赋人性本善的思想则完全与孟子对人性本善论述方式相同。伏尔泰还把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称为“人类的法典”。果然在法国《1793年宪法》的人权宣言中在阐释自由时就把此奉为道德上的唯一原则。

——摘自叶匡政《儒家是欧洲启蒙运动的一种力量》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伏尔泰思想主张与儒家思想的相同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这一做法的认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程朱理学把“理”当成最高的本体,把宇宙实体和宇宙规律与儒家伦理的原则结合起来,在道德实践上,“理”被强化为外在的、客体性的权威。虽然这个外在的、客体性的权威有其很强的道德规范和指导功能,但对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有所抑制的。因此,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就有了心学。陆九渊、王阳明相信人心就是理的根源,也是道德法则的根源。他们提出“心即是理”,相信自己的内在价值更胜于外在权威,使人的道德主体性进一步发展。所以,从理学到心学,宋明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逻辑的内在的展开。

——摘编自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

材料二   宋明理学曾在启蒙运动时期被广泛推崇。伏尔泰就曾指出,“我们不能像中国人一样,真是大不幸!”“他们帝国(中国)的组织,是世界上最好的”“中国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管理最好,而且最优秀、最古老、也是最广博的王国”。当然,伏尔泰为了达到反对宗教神学的目的,对中国文化和以宋明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赞美有言过其实之嫌。但就其结果而言,他这种对中国文化的极度赞美对法国的启蒙运动倒是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美】麦克尼尔《世界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明理学出现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推崇宋明理学的原因,并谈谈你对宋明理学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雅思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材料二   古代中国不重神权的思辨哲学及对伦理道德的强调,与追求理性主义的启蒙运动相符,因此,一些启蒙思想家对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著名思想家伏尔泰在其著作《风俗论》中提到,如果说某些历史具有确实可靠性,那就是中国人的历史。伏尔泰还对中国古代政治、法律制度和道德加以称颂。孟德斯认为,中国的统治者因为严格遵守礼教而取得成功。除了实现精神文化方面的推崇外,中国的园林建筑、服饰、风俗等也被当时的欧洲人所仿效。

——周晚菲《启蒙运动时期的“中国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苏格拉底和孔子所塑造的文化传统,并分别概述其思想演进和政治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启蒙思想家们推崇中国文化的历史背景。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东西方文明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达·芬奇用艺术形象向欧洲中世纪压抑人性的神学统治和和禁欲主义宣布:人从禁欲主义中解放出来,它不再是徒有形质,没有七情六欲的模具,人能向人微笑了!所以《蒙娜丽莎》具有了强烈的时代精神……《蒙娜丽莎》如亮丽的玫瑰刺破了午夜的黑暗与沉寂,给人们的心注入一缕芬芳与希望,成为欧洲人结束中世纪漫长痛苦生活的标志。

——《人性的觉醒与写实风格的复苏——浅议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油画》


(1)材料中的“时代精神”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蒙娜丽莎》创作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马丁·路德改教时,大力提倡四大原则:“人人为祭司、人人有召命、人人是管家、人人有圣经”。他认为每个人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而上帝对人的呼召也是平等的。马丁·路德的思想,为突破欧洲中世纪的黑暗,迎接近代化的发展,奠定了思想上的基础。


(2)马丁·路德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丁·路德思想的历史影响。

材料三   18世纪开创了人类的启蒙理性。卢梭在这一时期,作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小资产阶级思想的代表登上了历史舞台。他挑战旧制度,傲视传统观念,勇往直前地追求真理;在对社会理论的探讨和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上,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和勇敢,歌德曾评价:“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辟了一个新时代”的理解,概括指出启蒙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的。
6 . 近代以来,对理性主义的不断弘扬与反思,促进人类社会走向和谐进步。阅读材料:

材料一   伏尔泰认为,必须要按理性行事,不能让人陷于无知中,挣扎于谬误中,生活在暴政下,过不幸的日子。因此,要在理性的引导下,要用理性来批判专制王权、封建特权和宗教神权,实现人的权利、自由和平等。

——李宏图《什么是启蒙运动》

材料二   启蒙主义思想的理论对粉碎政治暴政的枷锁和削弱那些丧尽天良的教士特权起了促进作用。但同时,对个人自由的限制也在日益增长。当这种文明与启蒙的潮流扩展到整个欧洲,带来了双重影响。同时又是道德的堕落与文明的丧失。

——摘编自刘玲《高中历史启蒙运动一课的教学探究》

材料三   在这种情况下,18世纪文明所开出的许多花朵必然走向它的反面,在下层社会中的被文明和理性所压抑的宗教情绪,那种个人的自由和情感在法国大革命后释放出来,并演变为19世纪的浪漫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

——陈锐《略论欧洲启蒙运动的历史和本质》

材料四   如果没有爱的情感的基础,理性就不可能真正培养人。在社会生活中,情感与善良则引导我们去服务于公共利益,而理性则可能激励自私之心。卢梭对意志与情感的张扬,并不意味着否定理性。他信赖活泼而充盈的理性,反对的是那种把理性置于人性之上并反过来压制人性的观念。

——刘莘《卢梭与启蒙理性批判》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的思想主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明与启蒙的潮流”指哪一思想解放运动?概括这一思想解放运动的双重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追求的价值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此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代表作。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应如何处理理性与情感的关系?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儒家思想与法国大革命》

材料三   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开展经济建设。……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

——王淑臣:《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和他的近臣”是如何将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的?
(2)根据材料一,指出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统治的作用。
(3)根据材料二,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
(4)结合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8 . 启蒙运动致力于改善人类的现世生活,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

材料一若是把他们看成乌托邦分子或者集权主义者,这在哲学上是错误的,从历史而言则是荒谬的。事实上,他们实事求是地看待世界,试图以求实际、讲原则的方式解决问题……启蒙运动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种榜样供当代知识分子奋力追赶,也展示了一种与压迫性的制度、不公正的特权和不合时宜的文化实践做斗争的样板。

——【美】斯蒂芬·埃里克·布隆纳《重申启蒙:论一种积极参与的政治》

材料二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如果现在有人问:“我们目前是不是生活在一个启蒙了的时代?”那么回答就是:“并不是,但确实是在一个启蒙的时代。”

——摘编自【德】康德《什么是启蒙运动》

材料三启蒙哲人对批判的推崇及其对形而上学的正当批判明显地表明,启蒙运动不是理性的时代,而是一次理性主义的造反。这场造反表现为两种相互关联的方式:一方面反对把理性说成是唯一的,甚至主导的行动精神的论断。另一方面否定那种认为世界上的所有的神秘现象,都可以通过研究而得到阐明的观点。主张批判至上,绝不意味着理性万能。这是一项要求有权质疑一切的政治主张,而不是要求宣称一切都能被理性了解和驾驭。

——【美】彼得·盖伊《启蒙时代》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启蒙思想家判断问题的标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他们针对“压迫性制度”提出的政治主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康德提出的“不是生活在一个启蒙了的时代”的原因,并解释“但确实是在一个启蒙的时代”的理由。
(3)概括材料三的主要观点。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该观点的认识。

9 . 明末清初思想家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批判继承,促进了儒家思想的活跃与发展,并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清《弟子规》

(1)简述材料一涉及儒家的主要思想?分析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是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材料三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己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庙丘墟。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四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

(2)结合材料二、三、四,指出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是怎样批判理学的?这些思想批判,是在怎样的政治经济条件下萌生的?

材料五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的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指封建社会,引者注)末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3)阅读材料五,结合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和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说明为何“前者是中世纪末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儒家思想与法国大革命》

材料三:韩国不仅把忠孝一致作为儒家的行为模式,而且通过风俗礼仪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安身立命的伦理纲常,让青少年以及所有的公民都从中强烈地感受到浓厚的道德熏陶和民族精神感染,从而形成了一种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为韩国的繁荣提供精神动力。……至今,儒教在韩国社会中仍占有绝对的比重,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摘自《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髓》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统治的作用(不得照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
(3)据材料三,韩国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哪些内容?对本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2010-10-21更新 | 7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辽宁省大连市二十三中学上学期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