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伏尔泰的主张和作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下列表格所列时间与史实,对应不正确的是(     )
A.AB.BC.CD.D
2019-10-2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2 . 法律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施仁政在过去可能有效,但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

材料二:

时期人物主张
6世纪查士丁尼(东罗马帝国皇帝)各民族一体遵守的自然法是上帝神意制定的,因此是始终固定不变的。
13世纪阿奎那(意大利神学家)自然法和人法都受永恒法的支配,永恒法是上帝的意志。
17世纪早期格老修斯(荷兰思想家)自然法之母就是人性,社会交往的感情就产生于此,并非由于其他的缘故。
17世纪晚期洛克(英国思想家)自然法的内容是人们都有保护自身生命、健康、自由财产不受侵犯的权利,如受到侵犯,就有报复、反抗的权利。
18世纪卢梭(法国思想家)国家制定的法律起源于社会契约,它是人民公意的体现。实行这种法律也即实行人人平等。

材料三:清前期修订的《大清律》一直沿用到近代。该律法的特点是以官僚机构组织法和刑法为核心。其内容包括行刑、户律(田宅、婚姻等)、兵律(军政、邮驿等)、刑律(人命、盗贼、斗殴等)、工律(河防等)在施行中,由地方行政机构行使判决权。1905年起,沈家本等人修订、编纂了《大清民律草案》《大清商律草案》《民事诉讼律草案》和《刑事诉讼律草案》等。新刑律采用西方近代刑法典的体例,取消了适用刑罚上的等级制度。民国初年,伍廷芳提出“视一国之文明与否,需视其司法能独立与否,并其执法廉明与否。”他草拟的“宪纲大旨”包括保护基本人权等内容。在实践中,他坚决反对上海当局不通过法律程序随意捕捉人犯的行径,并推动中国第一次实行陪审团参与审判。他致力于普及现代法律观念,塑造司法新形象,并希望收回外国人在华的法律特权。

(1)根据材料一,比较两者观点的异同。

(2)阅读材料二的表格,分阶段概括西方人对于自然法的认识。结合所学,分析导致各个阶段产生这种认识的社会背景。

(3)结合所学,解读从清前期到民国初年中国法律的变化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16-11-27更新 | 752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阜阳三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列举了伏尔泰的代表性思想主张。
代表性思想主张出处
为了我们这些悲惨而又能思维的动物的共同利益,必须承认有一位赏罚严明的上帝,他可以同时作为我们的约束者和安慰者《哲学词典》
你们(教会势力)曾经利用过无知、迷信、疯狂的时代来剥夺我们的地产,把我们践踏在你们的脚下……现在你们发抖吧,理性的日子来到了《十八世纪法国哲学》

这表明伏尔泰
A.坚决维护宗教传统权威B.期望以理性精神代替宗教
C.坚持对人民主权的追求D.以理性原则审视宗教价值
2022-02-2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乐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部分欧洲启蒙思想家著作中涉及中国文化的言论。由此可知,这些欧洲启蒙思想家
人物著作言论
伏尔泰《哲学辞典光荣》称赞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众和治理最良好的国家。”
伏尔夫《中国实用哲学》盛赞孔子的道德学说和自然道德完全符合,中国的学校制度是实行品德教育的模范。
魁奈《中国的专制制度》证明中国皇帝乃合法的专制君主,赞叹中国君主重视农业。
莱布尼茨《单子论》吸收了中国哲学特别是宋明理学的精华。

A.推崇中国道家学说B.主张全盘学习中国
C.借鉴中国古代文化D.主张实行君主专制
2021-07-0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两位启蒙思想家对英国政治制度的看法,其共同点是
伏尔泰:英国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力的唯一的国家……在这个政府里,君主……倘使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
孟德斯鸠:这就是英格兰的基本政体:立法机构由两部分组成,二者用否决权彼此约束,并与行政机构相互制约。
A.主张行政权高于立法权B.深刻反省了理性主义的弊端
C.猛烈抨击了教会的专制统治D.强调要对权力进行制约
6 . 下表是两位启蒙思想家对英国政治制度的看法,其共同点是
伏尔泰:英国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力的唯一的国家……在这个政府里,君主……倘使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
孟德斯鸠:这就是英格兰的基本政体:立法机构由两部分组成,二者用否决权彼此约束,并与行政机构相互制约。

A.主张行政权高于立法权B.倡导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C.猛烈抨击了教会的特权D.强调要对权力进行制约
7 . 下表是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一些历史人物的科技成就或主要思想。阅读表中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西       
科技成就宋应星(1587—1661)编写了总结性的科学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牛顿(1643—1727)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主要思想黄宗羲(1610-1695)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和“工商皆本”的思想。
顾炎武(1613-1682)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众治”主张。
王夫之(1619-1692)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
伏尔泰(1694—778)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神权,认为自然赋予人类以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1689—1755)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天赋人权,认为政权属于全体人民,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
卢梭(1712-1778)反对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述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1)比较17世纪中外科技成就的方面的差异。并指出牛顿的科技成就对近代社发展的主要影响。
(2)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西方,都产生了启蒙思想,概括中西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并分析其产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从历史作用的方面指出中西启蒙思想的不同之处。
(4)通过以上材料的阅读,你得出怎样的启示?
2020-02-0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10月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17-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人才辈出。下表所示为三位启蒙思想家的部分主张。
代表人物思想主张
孟德斯鸠“法就是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不同的存在物彼此之间的关系。法律和地理、地质、气候、人种、风俗、商业等都有关系。”
伏尔泰“没有什么东西在理论上是真的,或在实际上是公正的,除非为普遍理性所承认。”“这个时代要求确认以理性来反对种种想象和别的时代的偏见,并取得胜利。”
卢梭“在自然社会中,人是依靠自然的情感生活,当自然社会消失以后,人就只有靠理性指导生活。”

据此可知,启蒙思想家
A.倡导依法治国的理念B.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C.注重核心观念的制度化D.将理性推崇为思想和行动的基础
9 . 下表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关于中国的言论。根据这些言论,可确定的结论是
伏尔泰我们还是一小群人并在阿登森林中踟蹰流浪时,中国已经治理得像一个家庭,国君是这个家庭的父亲,40多名公卿大夫则被视为兄长。
孟德斯鸠在中国,立法者们把宗教、法律、风俗、礼仪都混在一起,所有这些东西都是道德,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品德;这四者的箴规,就是所谓礼教。
魁奈(中国)君主被看做是一个大家庭里的大家长,正如人民应当孝顺地服从于他们的君王一样,君王反转来也应当像父亲那样热爱他的人民。
A.伦理治国导致中国的落后
B.中国具有伦理治国的特征
C.法治取代伦理是历史进步
D.中国的政治体制优于西方
10 . 下表是伏尔泰理想政府的构成条件。据此可知,伏尔泰
A.否定宗教的社会功能
B.主张加强中央集权
C.倡导建立开明君主制
D.追求政治上的平等
2018-11-2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