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康德说,“当人们开始敢于用自己的大脑思考,而政治和社会的权威也不再(或无法)限制人们言论出版的自由的时候,启蒙运动也就发生了,启蒙时代也就到来了。”英国哲学家罗素在谈到启蒙时,简单明了地说:“启蒙运动本质上是对有独立见解的知识活动,重新加以估价,其目的完全是在向黑暗的地方散布光明。”他们共同强调的是
A.鼓励科学革命发展B.主张建立开明君主统治
C.高扬人的理性精神D.推动民族主义思想复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直接追求政治上的自由主义,而德国启蒙思想家则把自己的理想和意识伪装成超现实的精神,其启蒙思想往往通过文学和哲学的抽象思辨来表达,如歌德的启蒙文学、康德的古典哲学。究其根源是由于当时的德国
A.受到宗教改革的影响B.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
C.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D.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
2020-03-20更新 | 469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武胜烈面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康德说:“一个人确实可以为了他本人并且也只是在一段时间之内,推迟对自己有义务加以认识的事物的启蒙;然而径行放弃它,那就无论是对他本人,而更是对于其后代,都可以说是违反而且践踏了人类的神圣权利。”这说明康德主张
A.自由是个人应有的权利B.理性可以被相互转让
C.人要勇于批判与反思D.建立公正的和谐社会
2020-01-01更新 | 185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认为,哥白尼的革命意味着把人从宇宙的中心和特权地位上撤换下来,而康德在一定意义上是把人当作偶像崇拜的。两者
A.对人的地位的认识摇摆不定B.有利于思想解放运动发展
C.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发展进步D.动摇了中世纪神学的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康德曾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然而,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可见康德眼中启蒙运动的本质是寻求
A.思想自由B.推翻专制C.人身的自由D.主权在民
2021-04-01更新 | 647次组卷 | 37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了思维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镜子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这一观点强调
A.政治革命,推翻专制B.主权在民,人人平等
C.批判质疑,理性思考D.信仰自由,社会契约
2019-12-02更新 | 239次组卷 | 36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哥白尼的革命意味着把人从宇宙的中心和特权地位上撤换下来,而康德在一定意义上是把人当作图像崇拜的。两者
A.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对人的地位的关注
B.对人的地位的认识是对立的
C.都直接冲击了封建专制思想
D.都动摇了中世纪神学的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德国,以歌德、席勒为代表的一批青年知识分子,以“天才、自由、创造”为口号,掀起一场文学狂飙运动,恩格斯热情称赞他们的作品“渗透了反抗当时整个德国社会的叛逆精神”。这场文学运动
A.反对德意志帝国的专制统治
B.代表了浪漫主义文学的顶峰
C.受到启蒙思潮的影响与鼓动
D.凸显了工业社会的矛盾冲突
9 . 康德说:“自由不是让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自由是让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在这里,康德强调的是
A.理性的重要性
B.自由的单一性
C.人的个体属性
D.人民主权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有的思想家认为,它使人们的头脑由神学转向科学,以追求幸福代替清修,以迷恋现实生活代替对未来的憧憬,公开的唯物主义和自然神论成为法国一切有教养青年的信条。据此可知
A.法国社会历经启蒙运动思想的洗礼
B.法国近代自然科学得到迅猛的发展
C.文艺复兴促进法国社会走向近代化
D.法国新教徒用无神论对抗封建神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