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054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元史》记载:“(大都)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明末大臣奏称:“国家财赋,专倚三吴,而苏(州)松(江)独甲于天下”;康熙帝诗云:“东南财赋地,江左人文薮”。以上内容反映了(     
A.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元明清时期,经济重心一直在南方
C.元明清时期,政治重心依然在北方D.元明清时期,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2024-06-18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一)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诏:“天下苗一亩税钱十五,以国用急不待秋,方青苗即征之,号青苗钱”,“五年始定法,夏上田亩税六升,下田税四升,秋上田税五升,下田税三升,此夏秋分征也”对上述史料解读合理的是(     
A.制度变革具有渐变特征B.唐代宗已全面实施两税法
C.与王安石青苗法内容一致D.实现减轻民负的根本目的
2024-06-18更新 | 16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射洪市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模拟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3 . 1927年4月16日,周恩来等致电中共中央,指出:“蒋氏之叛迹如此,苟再犹豫,图谋和缓或预备长期斗争,则蒋之东南政权将益固,与帝国主义关系将益深。故为全局计,政治不宜再缓和妥协。”这反映了(     
A.第一次国共合作已经全面破裂B.中共中央认清国民党反动面目
C.右倾错误给革命带来严重危害D.中共下定决心武装反抗国民党
2024-06-1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349年,一群“南北隔数千里,同仕于闽”的官员在福州乌石山游览,至道山亭时以“文字为娱”,完成了一首联句(如表所示),此类吟诗作赋、唱和酬答在元中后期已成风气。这反映出元代(       
追陪偶上道山亭,叠嶂层峦绕郡青(中屠駉,字子迪,汉人)。
万井人家铺地锦,九衢楼阁画帏屏(僧家奴,字元卿,蒙古人)。
波摇海月添诗兴,坐引天风吹酒醒(赫德尔,字本初,色目人)。
久立危栏凭北望,天边秋色杳冥冥(奥鲁赤,字文卿,蒙古人)。

A.官场风气败坏B.科举重视诗赋C.民族交融深化D.儒学地位复兴
2024-06-1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5 . 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由,贿赂香山县地方官方才获得在濠镜澳(澳门)的租住权;1662年,明朝残余势力郑成功部为抗清需要,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这从侧面说明(     
A.明末清初西方殖民者大规模侵华B.明清王朝闭关锁国政策后果严重
C.明清中国社会发展落后世界潮流D.明清时期中国综合国力依然强大
2024-06-1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公元前7世纪,希腊人就有歌唱比赛,但比的是个人在乐器和声音方面的技巧。而克里斯提尼组织歌颂酒神的歌队比赛,其参赛者是从新组建的10个部落中选拔出来的代表,代表的是一个个新的部落集体。克里斯提尼这一举措旨在(     
A.促进新的社会认同的建立B.扩大公民的参政范围
C.传承雅典的传统音乐文化D.提高公民的音乐素质
2024-06-1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7 . 如表是几位学者对英国的经济增长及实际工资的相关估计。如表可以用来说明,这一时期的英国(     
时期人均GDP增长率(%)实际工资增长率(%)
克拉夫茨、哈利、麦迪森范恩斯坦艾伦克拉克
1780—1830年25141235
1830—1850年3320413
1850—1870年3792024
A.经济增长完全依赖廉价劳动力B.经济发展缓解社会矛盾
C.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D.社会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2024-06-1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8 . 均田制下能用来授受的土地只是无主土地和荒地,数量有限,因而均田农民受田,开始就普遍达不到应受额。口分田虽然规定年老、身死入官,但实际上能还官的很少。均田制在北魏实施以后不久即被破坏,到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土地还授实际上已不能实行。这说明(     
A.北魏至隋唐时期并未实际推行均田制B.均田制崩溃缘于较低的国家治理水平
C.历代统治者迎合农民平均土地的要求D.均田制制约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2024-06-13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两宋时期,人才辈出,群才璀璨。如谏官方面有唐介、包拯、吕诲云诸人名垂青史;武将方面有狄青、岳飞、韩琦诸人扬名异域;文学方面,有奉旨填词的柳永,有秾丽别致的“闲愁词人”晏殊,名列唐宋八大家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史家方面有刘恕、曾公亮、宋祁、司马光这些大手笔;书法方面有黄庭坚、蔡襄等一班字若珠玑的大家;在哲学上有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重振儒学;在书法艺术方面有黄庭坚、蔡襄,将宋意发挥得淋漓尽致,至今学子犹受其艺术法乳熏陶。科技方面有大发明家毕升……

——摘编自《解码国学》

结合时代背景,围绕两宋时期“人才辈出”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要求:表述成文,解释完整;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人会馆首建于明,至清而盛。明中叶以后这种由商人所建的会馆之所以出现,是经济因素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进行社会整合的产物。明清时期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扩大,全国出现了几个比较稳定而富有特色的经济生产区域,突破传统社会千百年来形成的“千里不贩樵,百里不贩米”的经济格局。宋元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中国社会贱商的传统有所改变,士大夫阶层对商人及其职业的鄙视、敌对转而采取认同的态度,清康熙帝曾说过“通财贸之血脉者,惟有商贸。”这一转变是各地商人会馆兴起的政治舆论基础。明清以来纵横捭阖的十大商帮,以全国为战场进行商业战争,本地商帮与客帮之间矛盾频出。一些侨居商人阶层与当地社会的隔阂还不时造成纠纷和冲突,本地商人依仗其地域和人际、文化优势,常常欺侮、排挤外来客商。而这种社会的边缘化地位又反而促进了他们的相互认知和认同。于是乡土观念浓厚的中国明清商人同籍人士各出其力,通过在客地修建富有故乡文化特色的恢宏壮丽的会馆,向人们展示本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达到以群体力量共谋发展的目的。

——摘编自李晓琴、石涛《对明清商人会馆产生的动因探析》

材料二   近代上海的同乡会诞生于1905年反美华工禁约运动,民国时期,同乡会获得了较大发展,数量远远超过了会馆的规模。清末民初,随着新政的展开以及“社团主义”等新式社会概念的引入,很多社会中间组织都经受了早期现代化的更新与再造。较之会馆而言,同乡会内部管理民主化特征明显。同乡会一般都设有会员大会,选举理事会和监察理事会。另一方面,组织结构的科层化也是一个重大变化。比如,宁波同乡会按照会务的多寡设立了各种分工明确的专职机构。除此之外,同乡会更加注重外来人口的现实生活,还将其业务范围扩展到推行教育、提倡实业、介绍职业、调处争执、慈善救济、公共卫生等“救生”事项。

——摘编自邱国盛《同乡组织与近代上海外来人口的管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商人会馆得以发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会馆相比,近代同乡会的变化,并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会馆和近代同乡会设立的共同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