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785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个时期(19世纪后半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的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摘编自【英】哈巴库克、波斯坦《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   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通过技术将劳动者束缚在生产链条之中,以严格的时间标准规范生产行为;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通过各种新兴消费品占据劳动者的闲暇时间,让劳动者丧失对当下的深度思考。同时,资本主义消费社会通过科技升级创造琳琅满目的商品满足消费者的“虚假需要”,“虚假需要”的满足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循环不断造成大量浪费。大规模生产意味着大量的消费和剩余,这必然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根据宋田光《历史溯源、当代诊断与复归路径——<资本论>视域下科技的当代困境与治理》整理

材料三   1953年,中国电子工业被列入国防工业行列。“三线建设”期间,中国电子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陕、川、贵、渝、湘、鄂等地……在20世纪60年代,电子工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开始能为军队和国民经济提供产品……形成了以贵州为中心的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以四川成都、绵阳,重庆,陕西的宝鸡、铜川为中心的电子工业基地……四川电子城绵阳市也获得了中国“西部硅谷”的美誉,绵阳市有因“三线建设”而兴建或迁建的以西南科技大学为首的高等学校28所,还有多家大型军工骨干企业。拥有各类专业技术员17万人,中科院及工程院院士20人,他们在中国乃至世界的众多重要科技领域都代表了一流的水平。

——摘编自夏慧芳《“三线建设”与中国工业化进程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该时期技术创新出现的背景及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线建设期间,国家电子工业建设对西南地区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技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昨日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大数据学考大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期期末模拟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1897年,西非黄金海岸成立“土著居民权利保护协会”,主要成员是地方首领和受过西式教育的上层人士。他们成功抵制了殖民者将大片土地宣布为“无人居住土地”的企图。20世纪初,类似团体在非洲其他殖民地也相继成立。这些团体的存在(       
A.促使和平抗争成为主要斗争形式B.推动了非洲首个政党的诞生
C.帮助大多数地区免于沦为殖民地D.促进了民族独立思想的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在非洲地区所修建的铁路均是从沿海向内地辐射,往带有特殊的用途,如被称为“椰子线”、“可可线”、“棉花线”、“铁矿线”、“棕榈线”等。据此可知(     
A.非洲殖民化的程度加深B.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列强瓜分非洲矛盾加剧D.标志着非洲近代化开始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从苏联实际出发,提出了苏联农业的改革措施:取消集体农庄的农产品义务交售制,由国家实行统一采购;取消集体农庄庄员耕种自留地的限制,改革集体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制度等。由此可知,这些改革措施(     
A.没有考虑苏联的国情B.实现了农轻重比例协调
C.突破了苏联模式束缚D.有利于苏联农业的发展
7日内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5 . 明清时期,食盐是外省所产、由外地市场向湖北市场输入量较大的商品。下面是清代外地食盐流入湖北市场的情况。据表可知,明清时期,湖北地区(     
清代湖北各府额行淮盐和川盐数(单位:引)

A.淮盐较川盐更具优势B.商品经济繁荣
C.盐税是重要财政收入D.区域贸易发达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下表为西汉《蛮夷律》的部分条文。这些条文旨在(       
每户“蛮夷”仅按二人缴纳赋税(汉人按每户纳税人数缴纳赋税)
不让蛮夷人戍边,有罪当戍边的,令在当地戍守
蛮夷人以户数受田,平田,每户一顷半;山田,每户二顷半。阪险不可狠(垦)者,勿以为。
A.消除民族矛盾B.发展边疆经济
C.稳定边疆统治D.推广汉族文化
7 . 有学者指出,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看,中华民族是以发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和长江流域的楚文化为中心,不断融合周边部落和少数民族文化而形成的华夏民族文明共同体。这意在强调中华文明具有(     
A.延续性B.同一性C.多样性D.包容性
7日内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大数据学考大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期期末模拟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世纪初到一战前西方社会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领域发生的重大变革对近代高等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也构成近代大学建立的基础。

大学内容特征
19世纪前的古典大学世界性和国际性的,学者在各个大学之间可以自由流动,使用的是通用的语言——拉丁语,分为文、法、神、医四个学院。学习基本相同的课程——七艺。

1810年德意志柏林大学最重要的几个方面是:一是学术自由,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原则;二是哲学院成为大学的中心;三是讲座制和习明纳法。
1828年英国伦敦大学主要传授现代学术和自然科学,课程设置比较广泛,包括语言、数学、物理学、心理学和道德、法律、历史、政治经济学、建筑、工程学、医学等。
1880年英国伯明翰大学专业涉及到制造业、工业实践、机械和艺术方面的要求、取消纯文学的教育和训练以及全部神学教学。
根据材料与世界近代史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9 . 河北省正定县开元寺须弥塔始建于唐代,经明代大修,仍保持明显的唐塔风格。开元寺中的三门楼和法船殿遗址均已被毁,不再重建而是按照现状加固。这反映出文物保护要注意(     
A.塑造文物的现代性B.维护文物的多样性
C.呈现文物的真实性D.强调文物的完整性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大数据学考大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期期末模拟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10 . 20世纪80年代初,新加坡政府把“仁、智、勇、义、礼、信”确定为中学课程的重要内容;20世纪90年代,新加坡《共同价值白皮书》进一步树立“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民众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此举反映出(     
A.民族国家不断发展B.国家治理水平的强化
C.中西文化碰撞交流D.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大数据学考大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期期末模拟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