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5062 道试题
1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几十年时间里,西方国家在亚非拉经营了几百年的殖民体系迅速崩溃。截至1990年,全世界180多个国家中,有近1OO个国家是在战后宣布独立的。以下对殖民体系迅速瓦解的客观原因的认识,正确的是(     
A.殖民地国家谋求独立主权的坚定意志与决心
B.民族解放斗争中新型领导力量和纲领的涌现
C.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自身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D.直接殖民统治无法适应现代资本生产的要求
2 . 法国某部著作记录了以下重大事件:三级会议召开,攻占巴士底狱,君主立宪派掌权,《人权宣言》颁布,《1791年宪法》颁布,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吉伦特派统治,瓦尔密大捷,共和国的建立,处死路易十六。这些事件表明法国大革命(     
A.是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B.历经曲折才实现政体的巨变
C.鼓舞了亚非拉美地区人民D.照搬了英国光荣革命的形式
昨日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大练兵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9年梁启超等社会精英游历欧洲,却到处看到和听到西方文化人士失望于自身文明,“想输入些东方文明,令他们得些调剂”的言论使他们倏然觉悟,转向国人提倡东方文化,因此引发了国内流行一时的东方文化思想。《欧洲心影录》中梁启超甚至这样感慨,我们的国家有个绝大责任横在前途,“什么责任呢?是拿我的文明去补助西洋的文明,叫他化合起来成一种新文明”。

20年代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这种多少有些不太正常的过分热情逐渐消退,但各种专业译介和研究却继续得到发展。……对于近代以来屡遭西方劫难,严重缺乏文化自信的国人来说,这无疑起到一定的鼓励效果,部分扫除了由来已久的文化悲观情绪。

总之,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这场中国文化西播热潮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虽然西方世界的文化歧视态度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但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独特优势,开启了自身的近代复兴,步入又一个全新历史阶段。

——摘编自夏舒洋《一战后的中国文化西播热潮述评》

材料二   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经济快速发展。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认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儒家文化的影响。他在回忆录中写道:东亚儒家社会同西方自由放任的社会有着根本的差异。儒家社会相信个人脱离不了家庭、大家庭、朋友以至整个社会,而政府不可能也不应该取代家庭所扮演的角色。新加坡依赖家庭的凝聚力、影响力来维持社会秩序,传承节俭、刻苦、孝顺、敬老、尊贤、求知等美德。这些因素造就了有生产力的人民,推动了经济增长。

——摘自《历史选择性必修3》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结束至二战期间,西方人士对中国文化态度的变化过程,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新加坡与西方对中国文化态度的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面对当今中西方文化交流频繁,我们应注意什么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文艺复兴时期的绝大多数艺术家都信仰宗教,但他们认为:“人靠自己的力量就能够达到最高的优越境界,塑造自己的生活,以自己的成就赢得名声”,“人性不再是神的创造,也不受神的支配,只是人类自然的发展与进步”。由此可见,文艺复兴(     
A.提升了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B.广泛宣扬了理性主义
C.促使信仰摆脱了宗教的影响D.培育了近代自然科学
昨日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大练兵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有学者指出,与金本位条件下维持统一规则的自发性和松散性不同,布雷顿森林协定使各成员国在法律形式上承诺遵守相关的规则,在该框架内用国际合作来取代各国政府以往只根据国内经济形势进行决策。该学者意在强调布雷顿森林体系(     
A.用国际合作与协商取代单方面行动B.有利于实现各国之间汇率的统一
C.巩固了美国在世界贸易的垄断地位D.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昨日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大练兵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有学者称,“被战火摧毁了的、幻灭的欧洲匍匐在华盛顿和莫斯科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之下”,“也正是苏联的优势搁置了德国问题,并使法德伙伴关系成了可能”。由此可见(     
A.美苏加紧了对第三世界的争夺B.苏联推动了西欧的一体化
C.德国分裂源于苏联的战略优势D.美苏势力影响了西欧发展
昨日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大练兵联考历史试题
7 . 公元前四世纪最受欢迎的将军是福吉翁,他至少45次被选为将军。另外一位不怎么出名的人物菲洛科里斯也被选举超过十次。这说明当时雅典(     
A.民主政治具有普遍性B.军事领导权的相对集中
C.政治领袖多出自名门D.才能是民主选举的标准
昨日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大练兵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提出了“中立富农”的政策。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总政策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这一土地政策(     
A.与抗战时期的政策相一致B.符合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性质
C.旨在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D.体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
昨日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大练兵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考古发现,后燕昌黎太守崔遹于395年葬于今辽宁省朝阳县附近。其墓圹与棺木形制是慕容鲜卑式样,但随葬器物如陶器、漆器、铜魁、铜刀、砚板、铜钱、铜弩等物与汉晋中原地区墓葬相似。这体现了(     
A.中华文明分布比较广泛B.鲜卑经济与汉晋实力相当
C.北魏与东晋的贸易频繁D.鲜卑文化与汉文化的交融
昨日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大练兵联考历史试题
10 . 1972年,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先后有:马耳他、墨西哥、阿根廷、英国、毛里求斯、荷兰、希腊、圭亚那、多哥、日本、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马尔代夫、马达加斯加、卢森堡、牙买加、乍得、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这些国家都(     
A.抛弃了意识形态的差异B.认同“一个中国”原则
C.支持中国主导国际事务D.跟随中美两国建交步伐
昨日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大练兵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