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技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此处“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件
A.使欧洲告别了骑士时代
B.加速了欧洲文化进程
C.为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条件
D.引发了欧洲的社会转型
2019-09-25更新 | 171次组卷 | 20卷引用: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以及农业、医学、地理和化学等领域的发现,基本上呈现的是重技术工艺、轻科学理论的特点,缺乏抽象思考及逻辑观念。这一看法实际揭示了
A.古代中国科技成果丰硕
B.中国传统科技未能转型的原因
C.四大发明科技影响力低
D.医学、地理、化学等人才缺乏
2019-09-16更新 | 542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6-2017学年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二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内经》《难经》等经典医著成书,在其病理学说中,非常重视疾病与人体自然精神状态、生活状态以及外部环境,特别是气候变化的关系,确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并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药的诊疗实践。战国时的扁鹊已能通过诊脉确定病人的病情,然后对症下药。针灸疗法在汉唐时传到日本、朝鲜等国,后又相继传到阿拉伯和欧洲。隋代统治者组织太医博士巢元方等集俫编撰专门论述病因、病理的巨著《诸病源候论》。唐宋金时期,政府设立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行政机构,并多次颁发药典。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

材料二: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撰著《西国记法》,被认为是西方传入我国的第一部医学书籍。1796年,英国乡村医生琴纳在我国人逍术的启发下,发明了牛澶接种术,后由船医皮尔逊传入中国,扩大了西医在中国的影响。随着西方文化和科技大量传入中国,1890年,李鸿章在《万国药方》序言中提出“倘学者和中西之说而会其通以造至精极微之境,与医学岂曰小补!”从此,清政府派出留学生专门学习西医,并大量翻译西方医学书籍。1892年,清末名医唐容川旗帜鲜明地提出“中西医汇通”的口号,很快得到中医药界的认同与支持……1949年建国后国家强调中西医并重,倡导中西医结合。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传统中医药学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西医汇通”的历史原因;简析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齐民要术·序》中说,今采摭(zhi)经传,爱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起自农耕,终于醯(xi醋)醢hai酱油)(醯醢意指酿造、腌制之法),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号曰《齐民要术》。”这段话体现了
A.古代重视农业经验总结
B.强调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C.统治阶级对农业的重视
D.农书与农业的关系密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北宋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记载,是夜洋中不可往,惟观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据材料可知
A.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
B.指南针在北宋传入西方
C.北宋时期发现磁石指南
D.指南针通过朝鲜传入欧洲
8 . 世界各地区不同特色的文化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1)写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及朝代。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印刷术对欧洲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伏尔泰《牛顿哲学原理》封面插图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图中蕴含信息的理解。

材料三   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严复就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原理,阐发救亡的论证。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3)据材料三,写出严复思想的理论来源。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他的思想对当时中国的影响。
2019-08-20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9 .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解释太阳运动速率的均匀性时,指出“无一日顿殊之理”,还提出“水之理”“物理”“造算之理”等概念,把理作为一个先验的逻辑范畴来阐释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据此可知
A.科技发展推动理学发展
B.理学思想影响传统科技
C.理学思想依据客观规律
D.沈括开启北宋理学之源
2019-07-23更新 | 326次组卷 | 16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当时文人看来,词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北宋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词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补充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苏轼)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比当代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地体会到强大的社会政治组织与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抑,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则的怀疑、厌倦与舍弃(但不是冲突与反抗),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

材料二   


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生产力最高和最发达的国家,但是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这一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

——据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词表达形式的特点,并分析宋词“兴旺”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的文化现象。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导致宋朝“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的“不利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