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技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贞观初年,李淳风“通群书,明步天历算”,博得太宗赏识,成为将仕郎,入太史局。之后,他向太宗建议改制原黄道浑天仪,太宗诏命其即行研制,其于贞观七年研制成功。“算经十书”也是太史令李淳风与算学博士梁述奉唐高宗之诏注释的。这说明唐代(     
A.统治者决定着科技发展B.科技发展体现君主意志
C.科技注重实际经验总结D.阶层流动促进科技进步
2024-02-29更新 | 13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同盛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第六次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2 .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的疾进,使得秦汉时期已经领先于世界的地位得以继续保持。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齐民”即平民;“要术”指通过生产劳动的谋生之术;祖冲之设计制造的千里船,史载“于新亭江试之,日行百余里,时效俱佳,为时人称道”。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科技研究(     
A.追求客观真理B.依靠生产生活实践
C.印证天人合一D.强调科技的实用性
3 . 明末徐光启、李之藻与传教士艾儒略、汤若望等人共同完成的《崇祯历书》,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明末清初的学者们通过翻译、编写书籍的方式,介绍、引进西方的火器技术和火器,如著名的红夷大炮就在军事战争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这可用来说明明清之际(     
A.中西方文化实现了全面融合B.学习西方文化成为社会思潮
C.科技承古萌新源于文明交流D.中国科技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农书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北方旱作农业精耕细作的经验,是代表当时中国和世界最高水平的农学经典,宋代的《陈旉农书》第一次总结了南方农业技术的成就。元代的《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囊括了南北方农业科学技术的精华,明代的《农政全书》首次增加屯垦、水利、荒政等内容,并收录了西方水利著作,是传统农学中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集大成之作。近代西方农业科学传入之前,中国农书估计达千种之多,内容涵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

——摘编自卢嘉锡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19001903年,罗振玉编纂刊印了《农学丛书》。该丛书汇集了中国古代农书和部分国外农书,反映了中国传统农学的发展趋向。1924年,万国鼎等人编著的《中国农书目录汇编》是第一部对中国古代农书进行系统分类编目的著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业部于1955年提出整理祖国农业遗产,决定在南京农学院设立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该研究室成立后,先后编纂出版了《中国农学遗产选集》《氾胜之书辑释》《陈男农书校注》等书,得到了英国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的高度评价:后来、研究室又以古代农书为主要资料,编写了中国首部综合性农业科技史著作—《中国农学史》。该书的出版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轰动,被誉为农史学科领域的里程碑。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书编写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末以来农书整理变化的特点。
2023-06-21更新 | 1381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河北卷历史真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962年,宋太祖对近臣明确指示:“今之武臣欲尽令读书,贵知为治之道。”在其倡导、督促、示范和带领下,文臣武将们的读书有了明显进步。宋太宗同样热衷于读书。他诏令史馆日进《太平总类》三卷,“朕当亲览”。上述现象(     
A.表明宋代大力推行文官治国方略B.利于促进宋代书籍出版业的发展
C.是当时科举制得以完善的重要因素D.推动了宋代学术文化的下移和繁荣
2023-05-12更新 | 744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唐高宗时组织人员编修《唐本草》,“普颁天下,营求药物”,并令绘出实物图谱。据考证,药典里药图来源至少有13道133州。由此可知,《唐本草》的编修(     
A.强调中医的辨证论治B.传承了前人的编写经验
C.重视药物的实地取证D.确立了医典的修撰原则
2023-05-08更新 | 729次组卷 | 6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必2)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
7 . 孙思邈在《千金方》序文中将自己的著述初衷表达如下:“余缅寻圣人设教,欲使家家自学,人人自晓。君亲有疾不能疗之者,非忠孝也!”这反映出(     
A.传统医学重在教化病人心理B.中医不断完善自我
C.儒家思想浸润传统医学伦理D.三教合一趋势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据学者研究:尽管唐后期已经有了印刷术,但并不普及,少量地用于佛经和历书。因此,唐基本是一个手抄本的时代,与印刷术开始真正普及的宋相比,对书写的依赖强度更高。这一论述可以用于说明(     
A.活字印刷发明的历史意义B.唐代书法特色的形成原因
C.尊道崇儒礼佛的文化政策D.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
2023-03-02更新 | 259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对一千多种动植物进行了统计,然而这部领先西方早二百年的杰作献给朝廷却遭到冷落;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序言中曾辛辣地指出:“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于坚持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这种现象表明(     
A.中国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B.重政轻技观念束缚科技发展
C.明代科技重视实际经验总结D.古代科技凝聚着人民的智慧
2022-12-11更新 | 695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目前,学术界基本认同在汉代长城烽燧遗址中发现的粟特文纸本信札写于西晋末年(约312~313年),其出自往来中国和中亚的粟特商人之手,信札原本是要发往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却因故未发。这可以用来说明(     
A.造纸术利于西方人文精神产生B.西晋年间造纸术已传入欧洲
C.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多元化D.中国古代科技对周边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