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学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05年,晚清小说《苦学生》在《绣像小说》第63期开始连载,作者生平不详,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近代中国的一些历史现象,该小说的梗概如下

留学美国的中国“苦学生”名为黄孙,受到外国学生排挤,走投无路时,误打误撞进入华盛村——一处充满中国风情的村落。村中有位久居美国的中国人华盛老人,大力支持黄孙,使其学成归国,返乡兴学。华盛老人称其三十年前,携家赴美,“执事矿山,后又兼营商业”,“不料自由独立之祖国,凡百废黜故,骤然变为工党的特权。老夫逆探彼辈,素抱排斥黄色人种的心肠”,但“故乡风俗,视我辈为鱼肉,安排占案,磨刀以须”,遂出资买下十效里地,建屋宇,开设大牧场,“当时工事诸人,尽数迁来,各执一业,巨人与世无争,与人无求”。


结合所学中外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屈原在《天问》-诗开篇即写道:“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这些诗句
A.介绍了大量古代天文学成就B.反映了诗人强烈的探索精神
C.勾勒出诗人在流放时的心境D.蕴含着诗人对“美政”的追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读者有两类:直接读者和间接读者。下图描述了这两类读者与通俗小说传播方式的关系。从该图中可以得出(     
A.间接阅读是小说传播的主要方式B.社会上层阅读小说侧重于版籍传播
C.通俗小说为明清时期的主流文学D.明清通俗小说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
2020-03-19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1)文综历史试题
4 . 清嘉、道以来,侠义公案小说繁盛。《施公案》叙述了被康熙称为“江南第一清官”的施世纶在忠勇之士协助下“剿寇”、不畏权贵秉公“审案”的战事;其情节增加了私访遇险之事,和以往的公案侠义小说相比更显曲折。据此可知该小说
A.迎合了社会主流价值取向B.是文化政策相对开明的反映
C.倡导侠士的反抗斗争精神D.真实再现了施公办案的场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由此可见,元曲兴盛的原因之一是
A.市民阶层的需求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国家政策的影响
D.科考功名的需要
6 . 古代中国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一诗一词一曲一小说的变化过程。变化反映了
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②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③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④城市经济的繁荣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2017-11-09更新 | 163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古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感叹说:“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即使那些“非外间所应知”的宫闱秘闻,诗人“反复极言”,“上之人亦不以为罪”,“今之诗人”则绝不敢如此。这段论述说明了
A.唐朝诗人热衷于描写宫廷秘史B.唐朝诗歌空前繁荣
C.开明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文化的发展D.诗人受人尊重的原因
2017-02-17更新 | 266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4届山西省曲沃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小明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找到这样一段材料:“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的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犹然热,好教我情惨切!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这段文字最有可能出自哪一本书(        )
A.《元曲赏析》B.《诗经》C.《全汉赋》D.《全唐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9 . 词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词成为宋代文学主流形式的社会基础是
A.教育迅速发展,文人队伍壮大
B.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C.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产生
D.小农经济发展,农民的文化需要增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