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学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表是一些有关唐诗的典故。这三则典故反映了当时(     
诗歌典故出处
白居易进京赶考时曾拜会文坛前辈顾况。顾况说:“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但读到白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后赞叹“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于是尽力提携,使白居易很快名震长安。五代王定保
《唐摭言》
李白初到长安,以《蜀道难》见前辈贺知章,贺知章读后连声赞叹称其为“谪仙人”。时间不长,李白名动京师,其作品引得“长安纸贵”。晚唐孟启
《本事诗·高逸》
752年秋,高适、岑参、储光羲、薛据和杜甫五位诗人同时登上大雁塔,杜甫作诗《同诸公登慈恩寺塔》称:“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此后,该诗广为传颂。清代蘅塘退士
《唐诗三百首》

A.歌舞升平掩盖着政治危机B.进入仕途者必须擅长写诗
C.都城长安的生活成本很高D.士人交游推动了唐诗传播
2023-03-07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学业水平诊断(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诗中有大量描写自然山川的诗作。从地域上看,神奇秀丽的江南、文化底蕴丰厚的中原、奇峭险峻的巴蜀、壮美奇异的边地山水风光尽收其中。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的诗里,处处体现出诗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这些诗作(     
A.丰富了古代诗歌的体裁B.体现出对藩镇割据无比痛恨
C.反映了唐代经济的繁荣D.有利于加强国家认同的观念
2022-10-28更新 | 934次组卷 | 15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全真模拟卷(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明末清初时期,传统文学作品中的“好奇”内涵发生变化,“奇”不再是以往描写牛鬼蛇神,而是在“耳目之内”“日用起居”中发现“奇”。这说明,“奇”的变化(     
A.反映了封建迷信日渐淡薄B.适应了市民阶层文化需求
C.深受宋明理学思想的影响D.标志着世俗文学开始兴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学者对明清小说中徽商“贪财吝啬”和“乐施助人”的典型形象进行研究,发现凡是塑造“贪财吝啬”形象时,小说往往将徽商作为故事主角,但塑造“乐施助人”形象时,大部分徽商不是顺笔带过的小人物就是无名无姓的铺垫人物。这反映了
A.明清商人的经济地位下降B.明清徽商集团走向鼎盛
C.徽商形象取决于文学塑造D.传统观念影响小说创作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为唐人的言论(摘录)。由此可见
言论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李白《古风》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诗之美也,闻之足以观乎功;诗之刺也,闻之足以戒手政。”皮日休《正乐府诗》

A.社会发展推动唐诗走向繁荣B.唐代诗歌以现实主义创作为主
C.文化多元催育唐人个性解放D.唐人对儒学传统诗教观的维护
2022-02-25更新 | 205次组卷 | 5卷引用:海南省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士人追到洞庭不见,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尔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描述此“戏”的是
A.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B.渡斜烟淡月笼沙,远路微香趁马
C.箫鼓声声且莫催,彩球高下意难裁D.两两轻舠飞画楫,竞夺锦标霞烂
2021-12-09更新 | 3252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海南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指出,屈原之词,诚博远矣。自终没以来,名儒博达之士,著造词赋,莫不拟则其仪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窃其华藻。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该学者认为屈原之词
A.开创了个人独创新时代B.开辟了浪漫主义新天地
C.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D.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天问》有云:“列击纣躬,叔旦不嘉。何亲揆发足,周之命以咨嗟?授殷天下,其位安施?反成乃亡,其罪伊何?”从这段材料可以读出的信息有
①描述了武王伐纣的情景   ②该诗的句式较为灵活
③反映作者大胆怀疑精神   ④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屈原在《天问》-诗开篇即写道:“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这些诗句
A.介绍了大量古代天文学成就B.反映了诗人强烈的探索精神
C.勾勒出诗人在流放时的心境D.蕴含着诗人对“美政”的追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观察下图①②③④所示位置。下列选项中地域、时代和史实相匹配的是
A.①—春秋—孔子整理编订《诗经》B.②—汉代—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
C.③—北魏—孝文帝下令禁穿胡服D.④—清朝—设立十三行管理外贸
2021-05-09更新 | 445次组卷 | 7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