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学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诗经》中数量众多的怨刺诗,本是先秦进谏制度和进谏活动的产物,政治现实不仅直接决定了怨刺诗的内容,也影响到怨刺诗温柔敦厚、委婉曲折的艺术表达方式,推动了中国历史上“诗教”传统的形成。从汉武帝时代起,挽歌就被朝廷正式纳入葬礼(制度)中。魏晋南北朝时期,根据死者地位来确定如何使用挽歌已有定制,不少挽歌是遵奉皇命而作的。与此同时,社会政治的巨变加快了制度风俗的演变,文学也表现出消解“诗教”的娱乐化倾向。如上古时期极受重视的雅舞,本是朝廷大典的产物;汉代,朝廷将巴渝舞作为武舞列入雅乐中;魏晋南北朝时,庄重典雅的武舞歌逐渐发展成与侏儒合作的表演艺术,并被堂而皇之地列入朝廷的三朝乐中。又如始于先秦时期的为远行者举行的祭祀仪式,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祭祀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宴会饯别成为主要的内容,歌舞赋诗成为宴席上的主要节目。

——摘编自刘怀荣《魏晋南北朝大文学史的发展与特质》

材料二   基于“好的政治宣传是看着完全不像政治宣传的宣传”这一说法,1950年成立的文化自由大会在美国中情局的秘密指导和资助下运作。该组织不仅支持各国的文学机构,还将现代主义作为自由和反专制独裁的代表加以提倡。195810月,第一届亚非作家会议在塔什干召开。尽管这次会议与万隆会议息息相关,但苏联共产党领导的苏联作家协会对这次会议起到了主导作用。此时,亚非仍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属于英、法、葡等国殖民地,文学是唤醒国民意识、争取民族独立的重要途径。如一名参会的塞内加尔(独立于1960年)代表,其作品于1958年发表在巴黎的《非洲存在》杂志(二战后黑人运动的重要文化阵地之一)上。此后几年间,亚非青年会议(1959年)、第二届亚非作家会议(1962年)等接连召开。一些非洲作家也应中国作家协会的邀请,到中国参观访问。这些交流反映了反殖民、反帝国主义框架下亚非国家为增加接触和交流而做出的努力。

——摘编自袁明清、张丽方《冷战时期的亚非文学运动,与非洲文学的中译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主要趋向,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亚非文学运动兴起的背景和历史作用。
(3)综合以上材料并运用唯物史观,就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2022-06-21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大联考2022届高三考前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2 . 唐代的谏议制度较为完善,谏议形式颇具特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杀,时任太子左赞善大夫的白居易上疏论其冤,请求尽快抓获凶手以雪其冤。但白居易此举触犯了“非谏职,不当先谏宜言事”的条令,因而被贬为江州司马。唐代的谏官均为实官,即使是荣誉性的散骑常侍,也以实职待之。官职从三品到八品,每个层面上的谏职互有侧重,相互配合,构成一个分工明确的责权体系。唐代谏官所用的谏纸是专用的,谏官令每月一上封事,指陈时政得失。若不举职事,当别有处分。

——摘编自《浅谈谏议制度》

材料二 唐代是诗歌的繁荣时期,诗歌数量众多,种类丰富。其中的讽喻诗具有明显的“谏言”性质。唐代文人不是在事后利用诗歌做一些亡羊补牢式的无力嘲弄,而是在事态萌发之前就能一针见血地指陈政治得失,几乎整个诗坛都弥漫着“经世致用”的风气。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要“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这正体现了唐代的诗歌风貌。

——程遂营《唐代文人的“言谏”与“诗谏”》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谏议制度的主要特点。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诗谏”的认识。
2022-02-15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质量检测(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