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研究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某学习小组搜集到以上三则史料,请分别说明其史料价值。
2022-12-2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贾思勰《齐民要术》序言中写道:“今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起自耕农,终于醯(醋)、醢(肉酱),资生之业,靡不毕书……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由此可见,该书(     
①是中国最早的农书②反映出求真务实的精神
③内容涉及食品加工④渗透了农本商末的思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11-20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选科适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西汉农学经典《氾胜之书》是以关中地区作为试验区的农书,代表东汉农学最高成就的《四民月令》记述的则是以洛阳地区为主要对象的农耕生活规范。这折射出两汉时期
A.土地耕作方式的重大变革B.区域之间的经济交流增强
C.土地占有形式的根本变化D.政治中心东移的历史变化
2022-05-27更新 | 806次组卷 | 2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重农抑商”思想在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对国家的经济运行始终起着支配作用。先秦诸子因农神崇拜而塑造了“神农氏”《商君书》指出“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秦始皇在琅琊碑文中书写“上农除末”,汉代“驱民而归之农,盐铁官营”,唐“官家不税商”,宋“商贾不通,财用自困”,明清“农产品贩卖成风”“南方大量城镇涌现、工厂作坊繁盛”。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三农”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以来,为解决“三农”问题进行了长期的、艰辛的探索和实践。《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据《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先秦、秦汉、唐宋、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思想演变的阶段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重农”思想延续至今的原因,并列举新中国为解决“三农”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2022-03-06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这一著作突显
A.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B.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
C.中国传统科技开始进入了总结阶段D.工商皆本的思想已经出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国农业史》称某一著作“最能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农耕水平,不仅是我国,也是全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最丰富的一部农业科学知识集成,是我国农业遗产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一著作应是
A.《齐民要术》B.《神农本草经》C.《农书》D.《农政全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这是中国第一部真正的全国性农书,内容兼顾到黄河流域旱地农业和江南水田农业生产技术,在中国传统农具的发展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它是
A.《齐民要术》B.《梦溪笔谈》C.《授时历》D.《农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一本著作,记录了我国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涉及畜牧业等。它的内容中“关于选择原理的明确记述”,对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产生了一定影响。该书作者为
A.王祯B.贾思勰C.徐光启D.沈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