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国农业史》称某一著作“最能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农耕水平,不仅是我国,也是全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最丰富的一部农业科学知识集成,是我国农业遗产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一著作应是
A.《齐民要术》B.《神农本草经》C.《农书》D.《农政全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读下表,表中信息体现了
王祯《农书》中的相关论述
论述篇章
夏至后九十日,昼夜分,天地气和,以此时耕,一而当五引自《农书·垦耕篇》
秋耕为主、春耕为辅、秋耕宜早、春耕宜迟引自金末元初《韩氏直说》
正月种麻枲,二月种粟,……三月种早麻;四月种豆引自南宋陈敷《农书》

A.南北农耕技术的差异B.农业生产分工的细化
C.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D.农业生产的因地制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共九十二篇,其中饮食烹饪有二十五篇,包括造曲、酿酒、制盐、做酱、造醋、做豆豉、做齑、做鱼、做脯腊、做乳酪、做菜肴和点心。列举的食品、菜点品种约达三百种。据材料可知《齐民要术》
A.介绍了当时食品加工与贮藏等方法B.汇集了当时最高超的烹饪技术
C.是北方民族交融在文化上的反映D.是实用价值很高的综合性著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一本著作,记录了我国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涉及畜牧业等。它的内容中“关于选择原理的明确记述”,对达尔文的进化论常说产生了一定影响。该著作为
A.《九章算术》B.《齐民要术》C.《农书》D.《本草纲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齐民要术》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地区。这说明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B.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C.生产工具的变革提高了生产力D.民众饮食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
2021-02-05更新 | 376次组卷 | 16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农圣”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既总结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又记录了鲜卑族的畜牧经验。这反映了
A.北魏民族大交融的发展B.畜牧业居于生产主导地位
C.鲜卑族与汉族习俗相同D.贾思勰是南朝的农学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科技进步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贾思勰写成《齐民要术》
②蔡伦改进造纸术
③孙思邈著作《千金方》
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A.②①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②④③
D.②③④①
2019-11-13更新 | 583次组卷 | 33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唐《本草图经》载“菘菜不生北土,初一年,半为芜菁,二年,菘种都绝。有将菘芜菁子南种,亦二年都变”,为此徐光启亲自试种,结果“种芜菁三四年,亦未尝变菘也”;此外,他积极试种南洋传入的甘薯,并解决了甘薯在北方的越冬藏种等问题。材料反映了徐光启
A.继承总结前人经验
B.学习西方农业思想
C.开展实地调查统计
D.重视农业实验方法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中国古代一部农书列举了玉米在中国不同地域的名称,“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推断该农书最早出现于中国的
A.西汉
B.唐朝
C.南宋
D.明朝
2018-04-01更新 | 380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元代王祯《农书》中记载:“古人云:‘木奴千,无凶年。’木奴者,一切树木皆是也。自生自长,不费衣食,不忧水旱,其果木材植等物,可以自用,有余又可以易换诸物。若能多广栽种,不惟无凶年之患,抑亦有久远之利焉。”作者在这里强调广种树木的作用在于
A.能够提高粮食产量,解决衣食问题
B.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C.能够防止自然灾害,维护生态平衡
D.比种粮食成本低,经济效益更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