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造纸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四大发明”说法的演变趋势

时间人物言论备注
1620年培根这三种发明(印刷、火药和磁石)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并由此又引起难以数计的变化来。

—《新工具》

1863年马克思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机器、自然力与科学的应用》

并未指明三大发明均来源于中国
1884年艾约瑟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他们(指日本)没有如同印刷术、造纸、指南针和火药那种卓越的发明。

—《中国的宗教》

首次提出四大发明
1933年陈登原在其1933年编著的《陈氏高中本国史》中就冠名有“四大发明”一目,最早在中国教科书中提出四大发明。
1946年李约瑟中国人最伟大的三项发明无疑是造纸及印刷术、磁罗盘和黑火药。

—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演说

李约瑟后来的研究,使得四大发明之说更有说服力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
(2)结合材料中培根和马克思的观点和所学知识,分析他们所提到的中国三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3)结合材料及时代背景思考,为什么1933年“四大发明”被写进教科书?
(4)结合材料说明从“四大发明”说法的演变趋势得到哪些认识?
2019-10-1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学会判断历史资料的价值并能从不同的历史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更是复原历史真相的必经途径。

以下是某校学生在《中国古代纸的发明》的探究性学习中出现的一个情景:

学生甲认为纸是东汉时期蔡伦最早发明的。他提供了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南朝宋范晔在《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学生乙认为纸早在西汉就已经发明了。他也提供了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1986年,在甘肃天水市东南放马滩5号西汉墓出土了西汉文景时期的纸质地图残片。


(1)你支持上述哪一位同学的观点?请你说明理由。你不支持另一位的理由是什么?


(2)依据上图概括中国近代思潮演变的趋势,任选一种思潮分析其影响。
2018-12-1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3 .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评价道:“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宋代问世或完善的三项科技发明,并概括其外传到西欧后对人类文明进程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2)宋代儒学家在结合佛道思想的基础上创造的新儒学体系是什么?其集大成者是谁?对后世有何积极影响?
(3)宋代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高峰。指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它的流行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什么趋势?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四大发明”说法的演变趋势

时间人物言论备注
1620年培根这三种发明(印刷、火药和磁石)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并由此又引起难以数计的变化来。

——《新工具》

1863年马克思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机器、自然力与科学的应用》

并未指明三大发明均来源于中国
1884年艾约瑟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他们(指日本)没有如同印刷术、造纸、指南针和火药那种卓越的发明。

——《中国的宗教》

首次提出四大发明
1933年陈登原在其1933年编著的《陈氏高中本国史》中就冠名有“四大发明”一目,最早在中国教科书中提出四大发明
1946年李约瑟中国人最伟大的三项发明无疑是造纸及印刷术、磁罗盘和黑火药。

——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演说

李约瑟后来的研究,使得四大发明之说更有说服力

(1)结合材料中培根和马克思的观点和所学知识,分析他们所提到的中国三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2)结合材料及时代背景思考,为什么1933年“四大发明”被写进教科书?
(3)结合材料说明从“四大发明”说法的演变趋势得到哪些认识?
2018-11-1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灿烂辉煌,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繁荣,不仅为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提供了根本保障,而且为科技成果的使用与传播创造了条件。勤劳智慧的中国古代科学家,在天文学、气象学、医学、农学、地学等领域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和发现,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文明的进程,都产生过巨大影响。…半个多世纪以来,新中国在核研究、航天技术、计算机应用、农业新品种研究等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摘编自岳蔍版《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到明清时期我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地位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任意两项,并指出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古代科技地位变化给我们的启示。
2021-01-2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湖南师大附属五雅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纸是人类交流的载体之一,是推动人类文化进步的基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盖世有质文,则治有损益故礼随时变,而器与事易。既作契以代绳兮,又造纸以当策。……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屈可伸,能幽能显。若乃六亲乖方,离群索居……授笔飞书,写情于万里,精思于一隅。”

——晋书五十一卷《纸赋》


(1)材料一中的“造纸以当策”指什么?这种技术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二:造纸术西传过程一览表

时间

重大事件

时间

重大事件

793年

大马士开办造纸厂

1405年

由法国传入比利时

900年

造纸术传入埃及

1494年

传入英国

1150年

由阿拉伯人传入西班牙

1656年

传入荷兰

1189年

由西班牙传入法国

1694年

由荷兰传入美利坚合众国

——王连科《造纸术从中国走向世界》


(2)请指出材料二中一处明显的史实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纸术对欧洲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材料三:20世纪早期,中国三种纸张产值比重(%)

手工纸国产机器纸进口洋纸
1913年77.282.2720.45
1923年64.135.7530.12
1933年50.838.6740.50

——摘自何百谦等《中国近代造纸工业史》

材料四:18世纪之后,欧洲各国造纸逐渐实现由手工劳动方式到机器操作过渡,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直到1881年中国第一家机器造纸厂才在上海建立。

——王连科《造纸术从中国走向世界》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早期中国三种不同类型纸张产值的比例变化及其特点。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三这种变化及其特点的原因。
2020-02-2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欧洲时间中国
10—15世纪远洋航海技术宋元明前期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远洋航海技术
16世纪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明中期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明后期清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18至19世纪中叶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细胞学说分子—原子结构学说进化论

材料二   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方,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而中国反而远远落后在西方后面呢?”这个疑问后来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材料三   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材料四   中国之所以在许多世纪中一直是个勤劳的但缺乏进取心的广袤地区,而不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国,大概就是由于它的语言和文字的复杂,而不是由于任何别的可以想象到的原因。

——【英】乔·韦尔斯《世界史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国四大发明先后传往欧洲,对欧洲社会有哪些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一,与欧洲相比,15至19世纪中叶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二“李约瑟难题”的成因。

(3)材料四作者对中国文字的看法,你认同吗?从秦始皇“书同文”的意义和古代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两个角度谈谈你对韦尔斯观点的认识。

8 . 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相互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世界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古代中国在世界文明历程中遥遥领先,曾以“中学西传”著称于世。
(1)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古代中国科技“中学西传”的具体史实,并指出对西欧历史进程产生的深远影响。

(2) 概述材料二中,西方文明对中国产生影响的表现和呈现出的特征。
材料三 西欧的殖民扩张给整个世界带来极大的改变,伴随着整个世界经济联系的增强,世界各个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渗透也加强了,比如西学东渐,东学西渐之类。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逐渐增强的表现,并概括其特点。
材料四 吴于廑先生有这样一段话:十月革命以后,“历史上就出现一个与资本主义
工业世界相对立的、以实现生产资料公有、消灭阶级剥削……的世界——20世纪的历史,是这两个工业世界内部变化和相互竞争的历史。”
——钱乘旦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二三十一年代,列宁、罗斯福是如何执行现代化方式的.对后来历史的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五 在探索中国崛起的道路上,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国
家的长处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义,新时期中国又是如何学习西方长处的。
材料六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学”的一些思想有利于解决世界现代化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因此,“中学”日益重新受到世界的关注。
(6)请举两例简要说明“中学”中哪些思想有利于解决世界现代化发展中砸临的问题。
(7)综上,谈谈你对文明的认识。
2016-11-18更新 | 2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高三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读图

图一造纸术外传示意图


图二工业革命成果及其扩展示意图


材料二   二战期间和战后出现的新兴科学技术

时间国家新科学技术时间国家新科学技术
1945美国原子弹爆炸1969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
1946美国电子计算机诞生1972美国重组DNA生物基因工程成功
1947美国晶体管问世1977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投入使用
1954苏联第一座核电站建成1981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
1957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97英国利用体细胞培养克隆羊“多利”成功
1960美国激光器出现1999美国首次成功制造出人工DNA分子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所示两个科技中心形成的政治、经济因素。它们的外传或扩展对世界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的世界科技中心,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3)我们从科技中心的迁移变化中能得到哪些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