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词和元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汤显祖的作品强调“情”字,曾在《牡丹亭题词》中说:“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而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以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这说明他
A.崇尚阳明心学
B.嘲讽黑暗世风
C.提倡精神自由
D.追求现世功利
2018-05-22更新 | 130次组卷 | 5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5月高二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其词格固不高,但论音律谐婉,语意妥帖,承平气象,形容曲尽”。与材料中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A.白居易、李白、辛弃疾、李清照B.杜甫、李白、辛弃疾、柳永
C.白居易、李白、苏轼、李清照D.杜甫、李白、李清照、柳永
2018-05-04更新 | 10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历史试题
3 . 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语言由辞藻华丽、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这种变化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普遍迅速发展B.为了丰富不断发展的文学艺术形式
C.是汉字发展由繁到简趋势的产物D.适应了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莎士比亚的作品把新兴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故事搬上舞台,通过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的热情讴歌,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莎士比亚创作初期,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时期,当时英国是世界上的海军强国,经济繁荣,文学璀璨辉煌。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君主往往是反面角色,尽管如此,伊丽莎白女王并不阻扰莎士比亚创作,反而支持莎士比亚剧院。莎士比亚戏剧在17世纪陆续传入德、法、意、俄和北欧诸国……形成全球范围的西方戏剧文化圈。随着英语覆盖地域的剧增,莎士比亚戏剧迅速膨胀为世界性的戏剧遗产。

材料二受当时反理学、反传统、反专制的异端思想影响,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以情反理”,《南柯记》《邯郸记》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秩序的批判意识和否定精神。汤显祖的戏剧题材范围比较狭窄,作为一个正统的士大夫文人,他的表现对象只是其熟悉的科举官宦生活,表达的是传统儒人的思想感情,其作品影响力局限于文人圈。汤显祖遵循曲牌体戏曲规范进行创作,按照严格的曲律格范进行曲牌填词,运用的是雅化的文言曲词工具,其作品受到同时代和后世文人的极高赞誉,但在广大普通民众中难以产生共鸣。莎士比亚有着熔铸生活词汇的天赋,广泛采用当时蓬勃兴起的市井民间语言:民谣、俗语、俚语、古谚语等

——摘编自《汤显祖和莎士比亚——16世纪戏剧双星的文化际遇》

(1)根据材料一,概括莎士比亚进行戏剧创作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主要不同及原因。

2018-04-1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高二2017-2019学年第二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认为宋代的中国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下列哪些文化现象能佐证上述观点
①书法艺术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②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③昆曲、京剧等剧种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④《清明上河图》等市井风俗画的出现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欧阳修主持贡举考试,他极力排斥当时流行的险怪奇涩的文体,崇尚言之有物、论之成理的“古文”,录取了苏轼、苏辙、张载、程颢、程颐、曾巩等。这次考试
A.确立了理学的官方哲学地位
B.影响了宋代思想文化发展的走向
C.体现了北宋重文的基本国策
D.反映了北宋城市经济繁荣的现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代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说:“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壮伟狼戾,武夫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宋词既不可被管弦,南人亦遂尚此,上下风靡,浅俗可嗤。”这表明
A.中原百姓排斥北方民歌
B.政权并存引发艺术转型
C.宋词高雅易于谱曲传唱
D.民族融合推动文化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人称,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要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
A.追求浪漫神秘的宏大气势
B.注重铺陈排比的修辞手法
C.适应了早期城市资产阶级
D.体现了走向平民化的趋势
2018-01-19更新 | 286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寿光现代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社会发展决定了“宋型文化”的热情奔放、浅俗直白的一面。这也直接刺激了明清两代的文化,使之呈现出社会风尚“导奢导淫”“好色”“好货”,价值观念上拜金逐利;文艺品味上重自由表达,“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的特征。下列文学艺术成就同属于这个文化序列的是:
A.宋词元杂剧世情小说
B.唐诗宋词风俗画
C.草书文人画宗教画
D.楚辞神魔小说年画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