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词和元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赵氏孤儿》是中国元初剧作家纪君祥的一部元杂剧作品,18世纪传入法国后,由伏尔泰改编为剧本《中国孤儿》。



从上述材料中任选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关汉卿在《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中,描绘关羽面对大江的滚滚波涛,仗刀临流。曲中唱道,“大江东去浪千叠……驾着这小舟一叶……可正是千丈虎狼穴……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对该作品理解正确的是
A.显露关羽壮怀激烈的个性
B.客观反映历史的真实
C.严厉斥问颠倒黑白的世界
D.兼采宋词的婉约风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2019-01-30更新 | 2303次组卷 | 64卷引用: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每周一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2019-01-30更新 | 4751次组卷 | 75卷引用:2012-2013学年山东聊城某重点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模块测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学作品往往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读下表:

卖炭翁作者: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望海潮作者:柳永(宋)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提取表中两个时期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对城市经济状况与文学发展状况的关系加以说明。(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6 . 内藤湖南《宋代文化特征》指出,“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下列史实中,与上述材料表述不符的是(  )
A.词成为当时文学主流形式和标志B.民间兴起抒情叙事兼长的散曲
C.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D.书法开始兼具审美与实用的功能
7 . 有学者认为宋代的中国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文化现象包括
①印刷术的改进推进了文化的普及工作
②瓦肆等娱乐场所的盛行
③京剧、昆曲等剧种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④《清明上河图》等市井风俗画的出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       
A.贴近生活,易受欢迎B.寄情山水,意境悠远
C.句式整齐,语言精炼D.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2018-06-10更新 | 4673次组卷 | 80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收心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莎士比亚的作品把新兴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故事搬上舞台,通过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的热情讴歌,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莎士比亚创作初期,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时期,当时英国是世界上的海军强国,经济繁荣,文学璀璨辉煌。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君主往往是反面角色,尽管如此,伊丽莎白女王并不阻扰莎士比亚创作,反而支持莎士比亚剧院。莎士比亚戏剧在17世纪陆续传入德、法、意、俄和北欧诸国……形成全球范围的西方戏剧文化圈。随着英语覆盖地域的剧增,莎士比亚戏剧迅速膨胀为世界性的戏剧遗产。

材料二受当时反理学、反传统、反专制的异端思想影响,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以情反理”,《南柯记》《邯郸记》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秩序的批判意识和否定精神。汤显祖的戏剧题材范围比较狭窄,作为一个正统的士大夫文人,他的表现对象只是其熟悉的科举官宦生活,表达的是传统儒人的思想感情,其作品影响力局限于文人圈。汤显祖遵循曲牌体戏曲规范进行创作,按照严格的曲律格范进行曲牌填词,运用的是雅化的文言曲词工具,其作品受到同时代和后世文人的极高赞誉,但在广大普通民众中难以产生共鸣。莎士比亚有着熔铸生活词汇的天赋,广泛采用当时蓬勃兴起的市井民间语言:民谣、俗语、俚语、古谚语等

——摘编自《汤显祖和莎士比亚——16世纪戏剧双星的文化际遇》

(1)根据材料一,概括莎士比亚进行戏剧创作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主要不同及原因。

2018-04-1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高二2017-2019学年第二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代中国经济文献的部类构成代表作及主要内容
经部的经济文献《尚书》《禹贡》《周礼》《春秋》《五经正义》《尔雅》等
渔猎、畜牧、商旅、耕种、土地制度、社会分工、生产与流通、分配与消费等
史部的经济文献《食货志》《通志》《通典》《文献通考》等
经济制度沿革、经济政策的实施、经济思想的演变等
子部的经济文献《荀子》《老子》《管子》《盐铁论》《论衡》等
户口、农桑、田制,服役、漕运、盐法等
集部的经济文献《文选》《唐文粹》《宋文鉴》《清文汇》等
经济、法制等
四部以外的经济文献丛书中的经济文献、出土文献中的经济文献、档案文献中的经济文献,如《甲骨文合集》涉及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账册、契据等

——摘编自朱迎平《中国古代经济文献的构成和特点》

上表为中国古代经济文献简表。从表中提取一个或多个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