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词和元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2019-01-30更新 | 4751次组卷 | 75卷引用: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新课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       
A.贴近生活,易受欢迎B.寄情山水,意境悠远
C.句式整齐,语言精炼D.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2018-06-10更新 | 4673次组卷 | 80卷引用: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明朝王世贞从是否适合配乐演唱的角度分析文学的发展创新,认为“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曲者,词之变”。他所描述的这一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现象发生于
A.南北朝B.唐朝C.北宋D.元朝
2019-06-21更新 | 3013次组卷 | 20卷引用:海南省2019届高三高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周、秦、唐、元)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微子受封”、“妇功”、“市井”、“司南”
政事堂、越窑、夜市、“士大夫画”
“腹里”、木活字、北曲、“赵体”
象郡、“直道”、灵渠、小篆
A.①②④③B.①④②③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
2018-11-07更新 | 2633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关汉卿在《关大王独会单刀会》中,描绘关羽面对大江的滚滚波涛,仗刀临流。曲中唱到:“大江东去浪千叠……驾着这小舟一叶……可正是千丈虎狼穴……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对该作品理解有误的是( )
A.显示关羽壮怀激烈的个性B.借历史典故吊古抚今
C.严厉斥问颠倒黑白的世界D.兼采宋词的豪放风格
2019-01-30更新 | 1665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福建卷)
6 . 如图是我国出土的古代杂剧砖雕图案。据此可知,元杂剧(     
   
A.已经有明确的角色分工B.演变为后来的京剧
C.以歌舞为主要艺术形式D.基本取材于宫廷生活
2017-08-04更新 | 2373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海南卷精编版)
7 . 中国古代的文学形式经历了由唐诗到宋词,由元曲到明清小说的演化过程。这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趋势是(     
A.贵族化B.文人化C.通俗化D.政治化
2022-07-06更新 | 569次组卷 | 18卷引用:高中历史人教版 必修3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     
①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
②对仗工稳,句式齐整,适于言志和述怀
③能和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
④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019-01-30更新 | 1662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四川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2019-01-30更新 | 2303次组卷 | 64卷引用: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历史(全国大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元曲名家马致远写得最多的是“神仙道化”剧,其主要倾向多是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要人们在山林隐逸和寻仙访道中获得解脱与自由。这反映出元朝(     
A.多民族文化的碰撞和融合B.文人内心矛盾和苦闷
C.戏曲题材广泛、雅俗共赏D.市民阶层的娱乐需要
2022-11-16更新 | 220次组卷 | 30卷引用:海南省(海南中学、文昌中学、海口市第一中学、农垦中学)等八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新起点联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