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小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曹操形象演变的过程

时期内容出处
西晋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陈寿《三国志》
南朝操虽姿貌短小,而神明英姿。《世说新语》
唐朝君不见魏武(曹操)草创争天禄,群雄睚毗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张说《邺都引》
北宋以魏武之暴戾强伉,其蓄无君之心久矣。乃至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司马光《资治通鉴》
宋朝阿瞒(曹操)长驱压吴垒,饮马长江投马棰。英雄只数大耳儿(刘备),仿佛芒砀赤龙子。程俱《北圃怀古》
金、蒙古阿瞒(曹操)狐媚无多罪,谁作桓文得到头。刘昂《读三国志二首》
元朝汉家一片当时土,肯为好雄载歌舞。销尽曹瞒(曹操)万古魂,落日漳河咽。吴师道《铜雀台》
明朝刻意强调曹操装病谄叔、杀吕伯奢全家、屠徐州、哭袁绍、梦中杀人等一些情节。罗贯中《三国演义》

——摘编自曹龙《曹操形象演变研究》


根据材料,指出曹操形象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做出合理解释。(要求:持论据,表述清晰。)
2 . 明清时期,以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小说蓬勃兴起并长足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
A.白话文已开始流行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
C.市民阶层的壮大D.思想控制空前严密
3 . 明清时期,在《东周列国志》《二十四史通俗演义》等历史通俗演义小说中,孔子不再是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君王形象,而被塑造为一个既食人间烟火又顾及眼前利益,同时讲究灵活变通的人物形象。这一形象
A.符合市井民众的审美情趣B.说明孔子为人灵活多变
C.反映了主流价值观念嬗变D.使儒家学说进一步完善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白蛇传说是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下表是白蛇故事演变历程中不同文本对主要人物白娘子、许仙、法海艺术形象的描写:

时期和文本(传奇、话本、小说、戏曲、影视作品)唐传奇《李黄》和宋代话本《西湖三塔记》明代冯梦龙短篇小说《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和清代方培成戏曲《雷峰塔》1924年鲁迅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和1943年田汉京剧《白蛇传》(1958年修改)
人物形象特点白娘子令人恐惧的蛇精向往世俗婚姻生活、贤妻良母、精通商道悬壶济世、自由婚恋、救济贫弱的“新女性”
许仙出生将门或仕宦家庭经营药材生意、趋利避害、自私薄幸,法海收伏白娘子后表示忏悔抗争、追求爱情的“战斗者”
法海正义除妖人、慈悲渡众者封建势力的代表

——摘编自高艳芳《中国白蛇传经典的建构与阐释》等


从表中任选一个或多个人物,提取其艺术形象演变的相关信息,结合中国思想史的相关知识,从艺术形象的时代性角度进行论述。(说明: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5 . 下图为明刊本《忠义水浒传》中的插图。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说明了足球游戏起源于宋代B.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
C.描绘了丰富的市井娱乐生活D.体现了市民阶层的审美需求
2021-10-12更新 | 285次组卷 | 5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上)第五单元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和迟滞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以贵族家庭贾府的兴衰变迁为主线,生动再现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多个侧面的作品是
A.《红楼梦》B.《本草纲目》C.《水浒传》D.《农政全书》
7 . 中国某时期的古典文学形式,被后人评价为“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把多种多样的人物、故事、情节都揭示展览出来了。它是
A.战国楚辞B.汉代大赋C.唐代诗歌D.明清小说
2021-09-18更新 | 16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历史模拟好题精选(第2期)-专题17古今中外科技文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中塑造了聪明绝世的女才子苏小妹、追求纯真爱情而宁死不屈的杜十娘,对生活、生命充满热情的白娘子等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的个性特征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
A.资本主义迅速发展B.对人性解放的呼吁
C.市民阶层迅速壮大D.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2021-08-31更新 | 432次组卷 | 4卷引用:【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分层训练(全国通用)-解密04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9 . 明清时期,古典小说创作进入繁盛时期。其原因有
①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出现了新的景象   ②社会生活亦趋复杂丰富
③杂剧和散曲的出现   ④大赋文辞铺张,小赋意境清新活跃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明中叶以后,江浙地区的许多著名作家都出身于商贾家庭,尊情、崇俗、尚真、求趣成为许多作家的共识。小说编刻和戏曲编排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商业活动,书商越来越成为小说和戏曲创作不可忽视的因素。这一现象反映出
A.士人引领文化风潮的能力削弱B.士农工商四民社会的解体
C.不同阶层文化需求的重大变化D.封建纲常理论的全面退却
2021-05-22更新 | 523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高2023届二轮自创专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