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小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清时期,那些在小说中同情、肯定商贾的文人往往有着科场失意、沉沦下层的特殊经历,多数居庙堂之高的士大夫、处江湖之远的真隐士仍在诗文中表现出轻商贱商的固有观念。这反映当时
A.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本上改变了社会B.社会等级秩序在不断强化
C.小说因其适应没落文人需求而盛行D.传统文人阶层的观念分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元之际的讲史话本《大宋宣和遗事》是《水浒传》的一个早期故事底本,后来被说书艺人不断阐发,就形成了小说。《三国演义》实际上也是《三国志》里的故事被市井艺人不断演化,内容越来越丰富的。这主要说明当时
A.文学重心出现下移趋势B.工商市民阶层兴起
C.文学呈现全面繁荣景象D.通俗文化成为主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古代文学作品中,商人的形象不断变化,从汉唐被歧视的弱者形象,到宋元贪婪吝啬小人形象,再到明清有情有义、义利兼得形象。材料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商人社会地位不断提升
C.经济发展冲击社会秩序D.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废止
4 . 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反映了人们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而《西游记》则塑造了敢于反抗斗争的孙悟空形象。两者都
A.描写了古代官场的腐朽与黑暗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C.反映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D.表明等级观念受到极大冲击
5 . 清嘉、道以来,侠义公案小说繁盛。《施公案》叙述了被康熙称为“江南第一清官”的施世纶在忠勇之士协助下“剿寇”、不畏权贵秉公“审案”的战事;其情节增加了私访遇险之事,和以往的公案侠义小说相比更显曲折。据此可知该小说
A.迎合了社会主流价值取向B.是文化政策相对开明的反映
C.倡导侠士的反抗斗争精神D.真实再现了施公办案的场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史家考证曹操在世时曾吩咐待他死后多建疑冢以免遭后人挖掘,而七十二疑冢早在曹操之前就有传说。后世著述的《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为突显曹操生性多疑,大多将曹操与七十二疑冢相联系。这说明( )
A.曹操形象纯属文人虚构B.曹操与疑冢毫无关系
C.文学的史料价值需甄别D.文学记载根本不可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清代帝王多有查禁小说之举,嘉庆皇帝曾晓谕内阁:“愚民之好勇斗狠者,溺于邪慝,转相慕效,纠伙结盟,肆行淫暴,概由看此等书词所致。”道光皇帝也曾指出:“刑讼之日繁,奸盗之日炽,未必不由于此。”这从侧面说明
A.文化专制阻碍了清代小说的发展
B.小说是导致社会混乱的重要原因
C.通俗小说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日增
D.清代小说冲击了理学的正统地位
2019-11-12更新 | 253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8年高考题及模拟题汇编 专题11古代中国思想科文(教师版)
2019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这本史诗般的巨著以白话文而非文言文写就。全书中出现了400多个人物,以一个贵族家庭中的两个分支为主线,……充满人文主义精神。”这本巨著
A.树立了历史演义小说和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楷模
B.真切描绘了知识分子、官僚和乡绅的生活和心理
C.表现出要求个性解放、冲破传统思想束缚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D.揭示了专制王朝和封建社会由强大走向衰弱的必然历史命运
9 . 周先慎在其《明清小说》里说:“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走进了千家万户。”据此,明清小说能够走进千家万户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开放性
B.自身较强的适应性
C.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D.君主专制的强制性
2019-11-08更新 | 172次组卷 | 31卷引用: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双周考试历史试题
10 . 明清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道德化人物形象,如《三国演义》 中刘备的“仁”,诸葛亮的“忠”和关羽的“义”,《水浒传》中武松等人的“忠”“义”。此类小说
A.缺乏反封建礼教的精神B.旨在宣扬宋明理学思想
C.折射了当时社会价值观D.抑制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2019-11-08更新 | 818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尖子生培优题典(课标全国专用)-考点04中国古代科技文化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