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元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元时期,豪放的北方民族音乐与汉族音乐中的民间小调融合,形成了一种刚健清新的新乐调——散曲。散曲的形成反映了(       
A.民族交融助推文化创新B.汉族民众喜爱北方民族音乐
C.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成熟D.士族阶层推动文化多元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元杂剧作家通过戏剧中“修齐治平”实践历程来塑造理想人格,颂扬穷困环境中困穷守志的道德品格,困厄境遇中经济天下的入世精神,以及面对艰险时知天命,尽人事的刚健人格。这反映出
A.儒家思想对人们价值观的深刻影响B.汉族知识分子对少数民族政权的认同
C.程朱理学严重束缚民众的精神自由D.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强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元曲名家马致远写得最多的是“神仙道化”剧,其主要倾向多是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要人们在山林隐逸和寻仙访道中获得解脱与自由。这反映出元朝(     
A.多民族文化的碰撞和融合B.文人内心矛盾和苦闷
C.戏曲题材广泛、雅俗共赏D.市民阶层的娱乐需要
2022-11-16更新 | 220次组卷 | 30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9月份考试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赵氏孤儿》是中国元初剧作家纪君祥的一部元杂剧作品,18世纪传入法国后,由伏尔泰改编为剧本《中国孤儿》。



从上述材料中任选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古代的文学形式经历了由唐诗到宋词,由元曲到明清小说的演化过程。这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趋势是(     
A.贵族化B.文人化C.通俗化D.政治化
2022-07-06更新 | 570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撑伞接落花,看那西风骑瘦马,谁能为我一眼望穿流霞,公子是你吗”,抖音上这首中国风歌曲特别的火,非常好听的粤中混搭风。很多人都说歌词来源于《天净沙·秋思》,其所属的文学体裁是
A.楚辞B.唐诗C.元曲D.宋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沈德符《顾曲杂言》说:“《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明朝代晚期的才女冯小青在《读牡丹亭绝句》中写道“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牡丹亭》之所以能在当时产生极大影响,主要是因为它
A.曲文雅致,唱腔徐舒婉转,成为经久不衰、脍炙人口的昆曲名作
B.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成为“近代百戏之祖”
C.倾注了作者王实甫毕生的思想感情,完美的诠释了他的“至情说”
D.描写杜丽娘“为情而死、为爱而生”故事,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
2020-12-0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来宾市金秀县民族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王国维先生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之一代文学……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导致元曲遭到“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的主要原因是
A.它是一种可配乐演唱的新体诗,只适合文人、市民浅吟低唱
B.它只是蒙古贵族喜爱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用于配乐歌唱
C.它是一种新兴的“市俗文学”,地位低下,难登大雅之堂
D.很多作品反封建等级制度和批判儒家的封建纲常伦理道德
2020-12-0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来宾市金秀县民族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窦娥在死前立下三桩儿誓愿:“若是我竇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竇娥尸首。著这楚州亢旱三年”。后来三桩儿誓愿都灵验了,使窦娥冤情大白于天下,得以平反昭雪。关汉卿在《窦娥冤》中安排这一剧情,体现了
A.老子“道法自然”思想B.体现了孔子“悲天悯人”思想
C.董仲舒“天人感应”主张D.朱熹“存天理、灭人欲”主张
10 . “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的灰飞烟灭。这也不是长江水呀!这是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这段话出自关汉卿《单刀会》,被称为历代咏叹三国史事最精彩的警句。从文学体裁上看,《单刀会》属于
A.元曲B.宋词C.唐传奇D.汉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