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戏曲艺术、乐舞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元杂剧的创作出现了独特的现象,其剧本多以大团圆为结局,悲苦的结局极少出现。这表明元杂剧(     
A.市场化创作倾向明显B.宣扬了佛教因果报应的思想
C.促进了戏曲走向成熟D.彰显了文人阶层的情致意趣
2 . 戏曲是综合艺术,它在长期演变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北方、西域和南方民族的乐、歌、舞、语言和人物表演手段,形成独特的艺术品格。如元杂剧大量反映北方民族性格、生活等;明清传奇也有大量表现南方民族生活题材的作品等。由此可知,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体现了
A.艺术中心的转移B.地域文化的消逝
C.艺术价值的升华D.民族文化的交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乾隆帝营建的畅音阁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康熙至嘉庆年间,宫廷专门命人编纂大量宫廷大戏,如根据目连救母故事撰《劝善金科》.根据《西游记》撰《昇平宝筏》,根据《三国演义》撰《鼎峙春秋》,根据《水浒传》撰《忠义璇图》。下列各项中,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民间故事和古典小说影响戏曲的创作
②统治者的喜爱是戏曲发展的重要推手
③畅音阁坐落于颐和园内的政治活动区
④这些剧本的编排标志着京剧正式形成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2-01-12更新 | 3133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峨眉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京剧有“国剧”之称,它自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逐渐形成,是中国雅文化渐趋衰落的 时代产物,相对于昆曲代表的特定地域文人士大夫审美,它更接近社会底层和民间趣味,其 剧目充分体现出民间性或草根性。这反映了
A.强烈的现实批判特性B.封建文化正走向衰落
C.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D.市民阶层的精神需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窦娥冤》讲述了窦娥因父亲借了高利贷无法偿还,被卖给蔡婆做童养媳,平时倍受蔡婆的虐待,但她对蔡婆仍是以礼相待;最终,甘愿自己死也不让蔡婆受刑的故事。这反映了当时
A.儒家伦理道德深入人心B.妇女生活困苦多灾多难
C.城市经济的复苏与繁荣D.悲剧作品更具商业价值
6 . 秦腔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传统戏剧,又称“梆子腔”,起源于先秦时期,繁盛于清乾隆时期。秦腔成形后,开始在全国传播,西路流入四川成为梆子,东路在山西成为晋剧,在河南成为豫剧,在河北成为梆子。这体现出
A.专制统治推动了文化发展B.北方民众文化品位更高雅
C.艺术传播与地域特色结合D.秦腔标志着古代戏剧成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