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戏曲艺术、乐舞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明清时期,许多具有高度文化修养的诗人积极参与戏曲创作,甚至自操檀板,粉墨登场。作为以叙事为主体的戏曲,甚至让长期充当文坛主流的诗词创作屈居于次要地位。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政治的黑暗和封建制度的衰落
B.反封建色彩的小说得以蓬勃发展
C.民众追求丰富多彩的娱乐方式
D.商品经济繁荣和市民队伍的壮大
2 .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描述的中国传统艺术是
A.魔术
B.戏剧
C.绘画
D.杂技
2019-07-23更新 | 155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四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模拟题
3 . 京剧大师梅兰芳曾讲:“在我们学戏以前,青衣、花旦两工,界限是划分得相当严格的。”青衣必须是“抱着肚子唱”,“直到前清末年,才起了变化。首先突破这一藩篱的是王瑶卿先生,他注意到表情与动作,演技方面才有了新的发展。”这反映了京剧艺术
A.重视表演的规范性
B.虚拟性动作被取消
C.融合多种艺术手段
D.在发展中不断创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京剧是我国国粹,它主要是由( )
A.元杂剧发展而来的B.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成的
C.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
2019-01-30更新 | 1431次组卷 | 27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2019-01-30更新 | 4568次组卷 | 131卷引用: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宋以来的民间戏曲小说,凡是才子佳人的题材,男主角必定是个读书人,多半是秀才。但才子若要抱得美人归,实现大团圆,必定得进京赶考,考个状元。这反映了宋代以来
A.市井文化反映社会价值取向
B.主流思想借助戏剧传播
C.文学作品推动科举制发展
D.读书做官成为社会风尚
2019-01-07更新 | 470次组卷 | 3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莱芜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京剧研究学者刘老君在《浅谈京剧的发展——京剧与城市的关系》一文中认为“戏剧与城市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城市具有最先进的有关戏则发展的各种理念和资源。”这说明京剧产生的重要前提是
A.各地商人纷纷在北京建立会馆
B.北京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C.北京地区的贵族、官员十分多
D.四大徽班相继到北京汇报演出
2018-11-19更新 | 300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8 .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A.书法
B.绘画
C.杂技
D.戏曲
2018-09-29更新 | 170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东潍坊市四县市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2018-06-09更新 | 11941次组卷 | 16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包公戏是戏剧舞台上的艺术典型。京剧形成后,包公戏出现了复杂面貌,既有铡驸马时的铁面无私、主持正义的清官形象,也有用打龙袍代替打皇帝维护君主尊严的卫道者形象。这充分说明
A.清代的包公戏更尊重历史事实
B.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开始走向成熟
C.老百姓对司法公正的强烈向往
D.京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
2018-05-08更新 | 436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