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所示为欧洲15世纪至17世纪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的学说或著作(部分)。据此可以推知,当时欧洲(     

人物

哥白尼

布鲁诺

开普勒

学说或著作

“日心说”

发展“日心说”

《新天文学》

内容

太阳并非宇宙的中心,地球围绕太阳转动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太阳自身也在运动

阐释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A.科学与神学出现了此消彼长现象B.摆脱了宗教思想束缚
C.天文学革命揭开了启蒙运动序幕D.神学权威受到了挑战
2 . 下表是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对比。这反映出
中国西方
1596年刊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1637年刊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1639年刊出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1642年刊出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
1513年刊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1628年刊出哈维的《血液循环论》
1632年刊出伽利略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1687年出版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A.中国古代科技已全面落后于西方B.西方已经进入了民主社会时期
C.当时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不断加深D.西方科技逐渐具有近代化特征
2021-01-08更新 | 178次组卷 | 35卷引用:福建省永安一中、德化一中、漳平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成果。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图是1738年版伏尔泰所著《牛顿的哲学原理》的封面,左上角的人物是牛顿,他头上的“光明”通过缪斯女神手中的镜子反射到了伏尔泰正在写作的手稿上。

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有这样一段解说词:“牛顿力学体系的本质在于,地球和其他天体都按照相同规律运动,并且可以量化计算……牛顿通过自己的伟大著作宣告了科学时代的来临,他告诉世人:自然界存在着规律,而且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

材料二 某学习小组为撰写历史小论文搜集了如下资料:

①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正式诞生。

②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③1962年,蕾切尔·卡森发表《寂静的春天》,主要探讨污染问题,尤其是使用DDT等杀虫剂,对于动植物乃至人类可能造成的伤害。

④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成功在月球上着陆。

⑤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

⑥2006年,瑞典《英里克斯邮报》宣布自明年起停印报纸,改为只在网络上发行。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牛顿力学体系”的核心内容及其历史影响。
(2)运用材料二,提出两个观点,构思历史小论文,完成下表。
资料序号可论证的观点
观点一:
观点二:

2020-11-2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龙海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0多年前, 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极为推崇。


(1)依据材料一, 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进一步分析200年前欧洲中国文化热的意义。
(3)欧洲国家的“中国热”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怎样的时代要求?   

材料二 下表是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中国

西方

宋应星(1587-约1666)编写了总结性的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他反对不切实际的科举之学,提倡有实用价值的学问。

牛顿(1643-1727)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这充分展示了科学的巨大魅力,对以后的技术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理性主义的思想深入人心。

(4)根据上表分别说明17世纪中外科技成就的特点。
(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牛顿的科技成就对近代西欧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下表是20世纪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历程中,不同阶段物理学成就汇总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时间概况
20世纪第一个25年原子分子物理学的建立与发展
20世纪第二个25年量子力学和原子核物理学建立;原子能技术诞生
20世纪第三个25年粒子物理学的黄金时期;凝聚态物理学急剧发展;现代光学蓬勃发展
20世纪第四个25年粒子物理学向前推进;高温超导材料研究成果瞩目

A.基础理论革新推动了应用科学发展
B.现代物理学否定经典物理学
C.科学技术创新脱胎于生产实践活动
D.物理学研究的热点循环更替
2019-03-2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福建省厦门市2018-2019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17—18世纪英法等国学者根据牛顿学说得出的相应认识
科学理论认识
物体运动不受外力必然保持本原状况人的自由禀性
宇宙中所有物体的运动方式平权地遵守相同的法则人的平等理念

——据此可知
A.启蒙运动促进了近代科学发展
B.启蒙运动的成就集中于自然科学领域
C.牛顿科学阐释了人类社会规律
D.人们在探寻社会和自然结构的类同性
7 . 阅读下表,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放弃宗教信仰的人数增多
B.科学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
C.宗教改革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取向
D.科学的进步彻底批驳了宗教神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表列出了19、20世纪之交,物理学上有重大意义的实验发现
年代人物贡献年代人物贡献
1895伦琴发现X射线1900维拉德GAMMA射线
1897汤姆发现电子1901考夫曼电子的质量随速度增加
1898居里夫妇钋和镭1902勒那德光电效应基本规律

这些发现
A.弥补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
B.宣告了量子论这一现代物理理论的诞生
C.从根本上动摇了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
D.促使人们冲破原有物理学理论的框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