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孔子提倡“多闻阙疑,慎言其余”;荀子认为“天行有常”。老子崇尚自然,主张“无为”, 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这些诸子百家的言论对中国古代科技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二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纺织、采矿、冶金等工业革命之初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 们作出的。不过 1870 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组成郊 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电力时 代,也就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其引发力全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 学研究成果。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表 历史上伟大人物对科技的看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传统科技思想的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 1870 年以后工业革命的特征,并任举一例加以说明。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在论述科学技术的作用时,主要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2 . 科技创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二16~17世纪中国、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表

姓名

生卒年代

著作

中国

李时珍

1518~1593

《本草纲目》

徐光启

1562~1633

《农政全书》

宋应星

1587~1666

《天工开物》

欧洲

哥白尼

1473~1543

提出“太阳中心说”

布鲁诺

1548~1600

提出宇宙无限论

培根

1561~1628

初创近代实验科学

伽利略

1564~1642

用望远镜观察天体,证实太阳中心说

牛顿

1643~1727

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材料三美国在这一时期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引进,主要是应用技术,并不更多注意基础科学的研究,但这为后来科学研究和更多的技术发明创造了条件,争取了时间,聚集了力量,在第一、二次大战期间,欧洲及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向美国流动,美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采取自由开放的政策,在世界各地搜罗“智囊”,进口“博士”,以补自身不足,仅二次大战后,美国引进人才达20多万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种不同于传统农业和工业经济的新型经济即知识经济在美国首先形成。“信息高速公路”出现后,知识的存储方式和传播方式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出现。信息技术产业已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大循环》杂志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科技突破性进步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6~17世纪中国与欧洲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依据材料四,概括归纳美国保持其经济领先地位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2018-06-22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福建省闽侯二中五校教学联合体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63—1914年,是欧洲获得世界霸权的时期。这期间,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早期的科学革命主要发生在16、17世纪。赫伯特·巴特菲尔德认为,17世纪的科学革命使基督教兴起以来的一切事情都相形见绌。18世纪后期开始进行的工业革命与科学革命互相影响。19世纪末,科学在西方日益重要,它创造了全新的工业,影响了西方人的生活和思想方式,也影响了整个世界。正是科学及与它有关的技术,使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成为可能。因此,从前的从属民族,如今正力求通过弄清楚西方对人类作出伟大而独特的贡献的秘密来矫正现有的不平衡状态。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辛亥革命时期,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形势发生了重要变化。1896年以前出版的西学译著,中国人翻译者38部,中外学者合译者123部,外国人翻译者139部。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学者译著者415部,中外学者合译者33部,外国人翻译者33部。此时,中国也出现了诸如上海科学仪器馆等许多科学团体,科学传播达到新的规模,传播的途径更宽阔、内容更丰富,国人对科学的认识更加深化,对科学的传播和宣传已经成为在国民中进行思想启蒙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史革新《辛亥革命与近代科学传播》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科学革命在欧洲近代发展历程中所起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辛亥革命前后科学在中国传播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类列表归纳近代前期(1840—1919年)中国在科学传播方面试图“矫正现有的不平衡状态”所作的努力。
4 . 【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20 世纪最后一期的《时代周刊》评选了一位“世纪人物”,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谜的开启者”,“以其伟大的思想和无与伦比的形象独占鳌头”。他说过这样的名言:“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
材料二 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道: “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的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唯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者战争意图的行为。 ”
材料三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说过: “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学开幕式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他是怎样以“感情、思想和行动”来“增进人类利益”的?概括这位世纪人物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优秀品质?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并分别简要分析其原因。
2016-12-12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福建福州第三中学高考5月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6-17世纪,欧洲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这有助于进步史观的形成和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的发展。由此可知,科学革命(  )
A.有利于科学世界观的形成B.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兴起
C.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兴起D.促进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6 . 丹皮尔在《科学史》中指出:伽利略把吉尔伯特的实验方法和归纳方法与数学的演绎方法结合起来,因而发现并建立了物理科学的真正方法。这里的“真正方法”
A.引发近代自然科学的革命
B.推动“日心说”的创立
C.奠定近代科学实验的基础
D.奠定资产阶级革命基础
2019-03-2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科学技术发展史大事记(节选)
1604年,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下落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1687年,牛顿在认真研究伽利略自由落体运动定律的基础上写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万有引力和运动定律。1765年木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1769年詹姆斯•瓦特改进了蒸汽机。1785年理发匠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到1800年,英国棉纺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1807年罗伯特•富尔顿第一个成功地用蒸汽机来驱动轮船。1814年,史蒂芬孙妍制出第一辆蒸汽火车。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838年,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870年,格拉姆制成电动机,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机。19世纪80年代,卡尔本茨发明汽油内燃机,1882年,爱迪生创违第一个发电厂,1887年,迪塞尔发明柴油内燃机。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郎克(1858-1947)提出量子论学说。1903年,莱特兄弟设计了第一架飞机。1905年,爱因斯坦创立了狭义相对论。1945年,以原子能的研究与利用为标志,人类开始了核能利用的新时代。1955年,以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为标志,人类开始向外昆空间进军。21世纪以计算机互联网为标志,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2)任选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学史实简要概述其影响。

8 . 有人认为牛顿的经典力学“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重大的成就。”这种看法
A.对经典力学的作用评价不实B.认为经典力学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C.准确概括了经典力学的内涵D.认为自然科学主导了文明的进程
2020-05-17更新 | 254次组卷 | 26卷引用:福建省安溪第八中学2018届高中毕业班第4周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今天,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各类事件,离我们越来越近,与我们越来越有关联。如何理解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世界各国人民的行为、习惯、风土人情,本书将为你提供一幅简洁、完整而且清晰的图画。

目录

第三部分

理性的时代

普鲁士王位上的哲人

到美洲去!

自由、平等、博爱


根据目录中一个或多个事件,概括指出其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阐释。(要求:简要写出历史发展趋势,对历史发展趋势的阐释准确全面。)
2019-12-0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晋江市(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泉州实验中学四校)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0多年前, 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极为推崇。


(1)依据材料一, 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进一步分析200年前欧洲中国文化热的意义。
(3)欧洲国家的“中国热”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怎样的时代要求?   

材料二 下表是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中国

西方

宋应星(1587-约1666)编写了总结性的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他反对不切实际的科举之学,提倡有实用价值的学问。

牛顿(1643-1727)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这充分展示了科学的巨大魅力,对以后的技术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理性主义的思想深入人心。

(4)根据上表分别说明17世纪中外科技成就的特点。
(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牛顿的科技成就对近代西欧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