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哥白尼所创立的日心说理论无疑是天文学历史上一场撼天动地的变革,无愧于成为人类近代科学革命的伟大开端……在克拉科夫大学里,哥白尼开始自觉接受人文主义思想……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使哥白尼眼界更加开阔,看到了一些与托勒密“地心说”不同的非正统观点,亚里士多德也曾在他的书信中提到过与“地心说”不同的观点。1493,哥白尼协助沃伊切赫利用“捕星器”“三孤仪”等天文观测仪器,观测到了两次月蚀和一次日蚀,并作了准确、详细的记录。但是,依据托勒密的理论却无法解释所得到的大量观测数据,这些都使哥白尼开始对托勒密理论产生疑惑。……名师的指点使哥白尼在天文学、数学和占星学的研究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他的日心说理论逐渐成热,从此开始系统批驳地心说

——于祺明《哥白尼的天文学革命与上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哥白尼取得天文学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哥白尼取得天文学成就的意义。
2022-02-2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高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年)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2年)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2021-07-10更新 | 22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凤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末,人们用经典物理学解释黑体辐射实验的时候,出现了著名的所谓“紫外灾难”。从创作博士论文开始,普朗克一直关注并研究热力学第二定律,并对此发表诸多论文。大约从1894年起,他开始研究黑体辐射问题,发现普朗克辐射定律,并在论证过程中提出“能量子”概念和常数h,这一概念和常量成为此后微观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和极为重要的普适常量。由于这一发现,普朗克获得了191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普朗克成了德国科学界的中心人物。1918 年,普朗克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30~1937年,他担任威廉皇帝协会会长。在那个时期,柏林、哥廷根、幕尼黑、莱比锡等大学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同普朗克等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纳粹攫取德国政权后,他以一个科学家对科学、祖国的满腔热情与纳粹分子展开了为捍卫科学尊严的斗争。1947104日,普朗克在哥廷根逝世。

——摘编自《物理学家:普朗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普朗克的科学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普朗克取得科学成就的原因。
4 . 阅读下列材料: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产物,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结晶。

材料一   18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不断壮大和思想解放潮流催生了科学的不断发展,牛顿创立的理论更为近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上海版高一历史下册《宇宙探险》

材料二   读图


图一造纸术传播示意图

图二工业革命成果扩展示意图

材料三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性成就
时间国家新科学技术时间国家新科学技术
1945美国原子弹爆炸1969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
1946美国电子计算机诞生1972美国重组DNA生物基因工程成功
1957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97英国利用体细胞培养克隆羊“多利”成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牛顿创立的理论是指什么?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理论产生的主要历史条件。
(2)材料二所反映的科技及传播对人类文明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世界科技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从科技中心的转移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021-03-1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北大附中为明广州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材料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伟大转折应功于哥白尼,其《天体运行论》拉开了近代天文学序幕,极大地推进了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虽然哥白尼任职于教会,并到意大利学习神学,但他自幼对天空充满了好奇,曾私下学习天文学

据记载,他第一次天文观测是在1497年3月9日,试图通过天文观察来理解和诠释托勒密地心说理论。1513年3月31日,他在所任职的教堂建成了一座小型人文观测台,并设计出3架较为精密的天文仪器,突破主观直觉臆想,用观察数据和科学事实来说话,这是揭示真理的第一步通过大量天文观察数据和一些天文现象,哥白开始质疑亚里士多德宇宙论。后在大量天文数据支撑下,哥白尼构造出日心说宇宙模型,并于1514年完成了其第一部天文学著作手稿,1543年《天体运行论》付梓前,哥白尼已到弥留之际,只能用颤抖之手抚摸了一下书籍。

——摘编自徐传胜《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嬗变》


(1)根据材料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哥白尼的历史贞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哥白尼取得天文学成就的原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徐光启(1562~1633年),中国近代科学先驱,他本是一位可以在传统学术道路.上左右逢源的大学者,却将智慧和精力投入应用科学的试验和总结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若干理论研讨,“无迂疏之病,亦无空谈之弊”。他提出“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他以一种虚心扬榷的胸怀去“会通”中西科技的精华。他着意于中西数学的比较,敏锐地注意到西方科技长于理论思维,而这一点恰是中国科技的阙失。在《农政全书田制》中,他运用数学方法对历史和现实人口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在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较早提出人口增值率的概念。在科学研究中,他高度重视实验手段的运用,《农政全书》在收录古代和当代农业文献同时,也附有他亲自观测和试验的大量见解或评论。由于比较自觉地把实验方法、归纳方法与数学演绎方法结合起来,徐光启等人突破了“中古型”科学范式的包围,直扣近代科学之门。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伽利略(1564~1642年)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1590年,他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试验,以实验上的、可证实的事实反对亚里士多德和经院哲学家的传统名言。伽利略还做了力学实验,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1609年,他制造了天文望远镜,观测到月球的表明凹凸不平并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他还发现了土星光环、太阳黑子、太阳自转、金星和水星的盈亏等现象,这些发现促使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的观念发生变化。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徐光启和伽利略科技成果特点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徐光启科技成果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二人共有的科学精神。
2020-05-08更新 | 23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第三次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什么这一划时代的发展会出现在西方?一个原因在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学术成就。学者和艺术家可以接近的不仅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还有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后者曾促进了物理学和数学的研究。更重要的是从各门生物科学中得到鼓舞。医生们研究了希波克拉底和加伦的全部著作,博物学家们则研究了亚里士多德、迪奥斯科里特斯和泰奥弗拉斯托斯的著作。不过,若无西欧有利的社会氛围,人类学识上的这些成果独自原不可能引起科学革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的主导思想,即“自然选择”,一定会被当作科学上的确定真理而为人们所接受。它有一切伟大的自然科学真理所具有的特征,变模糊为清晰,化复杂为简单,并且在旧有的知识上添加了很多新的东西。达尔文是本世纪的、甚至是一切世纪的博物学中最伟大的革命者。

——摘编自英国植物学家华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科学革命”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影响角度说明“达尔文是本世纪的、甚至是一切世纪的博物学中最伟大的革命者”的依据。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近代科学组织中,英国皇家学会的产生较为典型。1662年查理二世颁发特许状,批准成立英国皇家学会。皇家学会把具体的探索任务或研究项目分配给会员个人或小组,同时学会还要求会员进行任何他们将促进学会目标和科学研究的新实验,定期举行会议让会员通过做报告和演说向学会汇报研究成果、演示实验等,所有会员都可以对所提出的科学问题进行讨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建立了一些专业学术委员会来指导学会各部门的活动。1665年3月学会出版学术刊物《皇家学会哲学学报》。在科学研究方面,皇家学会致力于科学研究的支持和鼓励,使得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医学等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成就。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中国之有科技社团早自明代始。明嘉靖年间,祁门人徐春甫在顺天府成立了一个名叫“一体堂宅仁医会”的医学团体。在此后的3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科技社团一直没有得到发展。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的晚清最后十几年是中国近代科技社团萌芽与创立时期。民国时期的科技社团规模都比较大、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中国科学社于1914年夏创立于美国,发起人是一批留学美国的青年学生,中国科学社由于后来大多数会员回国工作、便于1918年把社所迁回祖国。中国科学社的科学事业在社章中做了规定,这些科学事业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创办《科学》月刊;第二,创办上海明复图书馆;第三,创设研究所;第四,开展各种学术活动。中国科学社的所有这些工作都对中国现代科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为旧中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重要的科学社团之一。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西方科技社团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西方科技社团各自产生的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西方科技社团相比,中国科技社团的特点。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科技社团的意义。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体系的突出特点是它极强的实用性。由于它的极端实用性,一旦现实不提出直接的要求,它就没有了发展的动力。而实用性科学眼光不够远大,为自己设定的发展空间是极小的,除非大一统的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实用型科技就只有停滞不前。从盛唐到明末1000多年的时间里,由于中国政治的相对稳定,其独特的科学技术体系得以逐步完善和发展。近代中国科技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

——摘编自吴国盛著《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近代自然科学建立起来。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虽然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是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编自赵英《技术演变与全球化》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自然科学产生的背景以及其作用。
2019-11-0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中段测试历史(选考)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17世纪,近代科学革命勃兴。科学家们相继提出实验归纳法和数学演绎法,强调真理须依靠数学的逻辑推理,决不能依赖于宗教教义的评判,以至于愿为真理慷慨赴死。依据经典力学理论,人们把自然界各种复杂的物质运动过程都归于简单的机械运动过程,力图用力学理论解释其他一些非力学的自然现象,并主张自然界的绝对不变。“自然秘密研究会”“哲学学会”及巴黎科学院等科学组织和科研机构相继成立,促使工匠和学者间的交流。在此基础上,解析几何及近代胚胎学等相继构建完成,英国化学家玻意耳界定了元素概念,把化学确立为科学。总之,自然科学冲破阻挠,终使科学获得独立与发展,并为18世纪后科学的全面发展奠基。

——摘编自张明国《近代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述评》

材料二   自16世纪以来,科学名家与时俱增,为力既聚,进步益猛,于是吾人对于宇宙之观念大明,从而对于克制生活环境之力亦愈增。上述诸人(如培根、笛卡尔、伽利略、哈维等),不过满天星斗中最为光辉灿烂者耳。

——摘编自【英】韦尔斯《世界史纲》(下)


(1)根据材料一,概括16~18世纪西方“科学获得独立与发展”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以来西方“科学名家与时俱增”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