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的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思想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1)就如何“做人”,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与中国的理学家的观点有何不同?

材料二1903年,蔡元培在《绍兴教育会之关系》文中,称黄宗羲为“东方卢梭”。

(2)你如何理解蔡元培的观点?此时,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演进到哪一层次?分析为什么会演进到这一层次?

材料三在文艺复兴以及启蒙运动之后,现代科学的理性思维已经建立起来。达尔文的时代是十九世纪中后期,正是走出蒙昧,提倡科学的前一阶段,在思想和理性上,为达尔文创立自然选择进化论提供了思想依据;而青年时的远游,则为他积累了大量的实据,引发了他关于物种进化的思考并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搜搜百科《达尔文选化论》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条件。

2017-08-3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荣成市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检测历史试题
2 . 科技进步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古今中外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说来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二: 如图

从左到右分别为图一牛顿、图二爱因斯坦、图三达尔文。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三大发明传入欧洲的影响。材料中“……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其中“精神发展”具体指的是在欧洲兴起的什么事件?
(2)图三的主要代表作是什么?所述的达尔文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这种理论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直接影响?
(3)图一和图二科学家在物理理论上分别取得哪些贡献?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4)根据上述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近代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间的关系?
2016-11-21更新 | 9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文艺复兴以及思想启蒙之后,现代科学的理性思维已经建立起来。达尔文的时代是十九世纪中后期,正是走出蒙昧,提倡科学的前一阶段,在思想和理性上,为达尔文创立自然选择进化论提供了思想依据;而青年时的远游,则为他积累了大量的实据,引发了他关于物种进化的思考并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搜搜百科《达尔文选化论》

材料二   严复《天演论》的特点在于它不是赫胥黎原书的忠实译本,而是有选择、有取舍、有评论、有改造,根据事实,“取便发挥”的“达旨”。这本书所以能起巨大影响,原因也在这里,它对外国思想的介绍翻译没有生搬硬套,而是力求服务于当时中国的需要。

《天演论》用自然科学的许多事实,证明了生物界物竞天择、进化无已的客观规律,以达尔文主义的科学性和说服力,给了当时中国人以发聩振聋的启蒙影响和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立即作了当时正涌现的新型知识分子和革命派的重要的精神食粮,煽起他们救亡图存的爱国热情,走上革命道路。固然这主要由于社会阶级斗争形势所决定,而《天演论》在思想上所起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李泽厚《论严复》

材料三   它(达尔文主义)还是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适应。在政治上,这一时期正是俾斯麦“铁血”统一德国的时期。各国的民族主义赞美者认为达尔文主义给了他们支持和正当理由。他们认为在政治活动中和在自然界一样,最强有力者是得胜者,好战的品质决定谁将在国际“生存斗争”中获胜。在经济生活中,这是自由经营和粗俗的个人主义盛行的时期。舒适的、心满意足的上、中层阶级激烈反对国家为促进较大的社会平等而作出的任何干预。他们论证说,他们应得到幸福和成功,因为他们已证明自己较无能的穷人更“适合”,而且,大公司对小公司的兼并是“生存斗争”的一部分。19世纪后期也是殖民地扩张的黄金时期,达尔文主义被用来为帝国主义辩护。有人争辩说,殖民地是强国的繁荣和生存所必需的;还有人争辩说,按照世间的成就判断,诸土著民族软弱、低劣,需要优越的、较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条件。
(2)据材料二归纳概括严复《天演论》的特点。
(3)结合材料二、三说明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学者认为,隋唐时期,日本从中国学习了几个文化要素,使得日本的历史完成

了一个飞跃,这几个文化要素就是汉字、儒学、官制和大乘佛教。

——孟宪实《传统文化:中国文化软实力之源》

(1)试以唐宋的史实为例,从思想、科技、政治制度角度概括古代中国软实力的表现。

材料二: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欧洲时间中国
10—15世纪远洋航海技术

明前期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
远洋航海技术
16世纪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明中期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伽利略天文望远镜
哈维血液循环学说
波义耳近代化学
笛卡尔解析几何
牛顿力学体系
明后期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18至19世纪中叶瓦特蒸汽机
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细胞学说
分子—原子结构学说
进化论

(2)说明在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各有何特点。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由于诸多因素制约,对外国著作和文本翻译往往带有“误译”与“误读”之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生物进化论到社会进化论
自“文艺复兴运动”起,欧洲开始独步世界文明的前列;“发现新大陆”后,更开始了世界性的扩张,到十九世纪后半期,欧洲列强挟工业革命唤起的强大威力,基本上实现了对全球的统治。在那个时代,“生存竞争”、“优胜劣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这样一些思想,很合乎欧洲人的胃口。于是,达尔文认为仅适用于生物界的“进化论”,被“误读”为也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达尔文主义”变成了“社会达尔文主义”。
19世纪后期严复被派遣到英国留学。从一个 “温良恭俭让”的政治文化氛围中,来到一个充满竞争精神的国度,加上欧洲社会的公共传媒与社会舆论弥漫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浸染,使严复对欧洲文明的认知和他对中西文化的比较,不能不受影响。他认为:中国应当向欧洲学习的东西,比“坚船利炮”和工业科技以及自然科学更重要也更为根本的,是欧洲的“人文典章”。严复把《进化论与伦理学》译为《天演论》之后,“进化论”适合于“生物界”的思想与内容被完全略去,这样,“进化论”就成为专门适合于“人类社会”的理论了。
——据纪坡民《“误译”和“误读”,把“伦理学”丢了——从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到严复的〈天演论〉》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进化论”适用对象的变化,并分析欧洲和严复“误读”、“误译”的原因。
材料二 马戛尔尼来华的信息传递

——据陈雍 熊燕军《信息传递与中国传统官僚的政治心理——以马戛尔尼访华为中心》
(2)根据材料二,说明两个文本的内容差异。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影响“误读”和“误译”的主要因素
2016-12-12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四川雅安高三三诊文综历史试卷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科学是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它既能改造人的主观世界,也能改造人的客观世界,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动物的分类基本上是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生物进化顺序排列的,还注意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记载了一些遗传和变异的现象,但他的认识没有得到重视,也没有人沿着他的道路继续研究下去。

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正式出版,该书用大量事实论证了自然界生物是不断进化的,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这就是震撼世界并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进化论。

(1)依据材料一指出李时珍和达尔文在生物进化方面的认识及影响上的差异。

材料二此时的宇宙被描述成运动中的物质,受到充满宇宙的无形的力的控制,无论是地面还是天空,这些力可用数学方式表示出来。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

——马文·佩里《西方文明史》

(2)材料二中的“普遍法则”指的是什么?以该法则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三: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职。

——梁启超

材料四: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

——郑观应《盛世危言》

(3)材料三的观点属于那一派别?为实现其变官制的理想,该派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4)材料四指出了洋务运动的哪一致命弱点?为消除这一弱点,材料主张什么?

2017-11-1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和西方国家科技发明世界地位变化统计表:
年 代
科技发明
中国
西方国家

%

%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以1500年为分界,提取图表中的变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领先者取得优势地位的原因?
2016-12-13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二上期末历史卷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昭宗天佑元年(904年)杨行密的军队围攻豫章,部将郑璠(以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带领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 。
——《九国志·郑璠传》
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斛(计量单位),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斛至一千斛,亦可载二三百人,余者谓之钻风,大小八槽或六槽,每船可载百余人,风雨晦瞑时,惟凭针盘而行。
——南宋《梦粱录》
材料二:17世纪末,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认真研究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基础上,得出惯性定律和加速度定律,后来又总结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1905年爱因斯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创立了狭义相对论,1916年爱因斯坦又把狭义相对论推广到加速运动的参考系中,建立了广义相对论。1923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物质波论,认为微观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材料三:西方神学认为:各种生物是按上帝的旨意和计划创造出来的,创造出来后就永恒不变。19世纪初期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生物是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观点。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他用大量事实论证了自然界各种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竟天择,适者生存。
材料四:随着互联网的壮大,一个新的虚拟世界正在诞生。……由于很大一部分社会活动都将可以在网上开展,因此,人们的交往方式将发生质的变化。“秀才不出屋,能知天下事”在网络时代完全成为现实。……在网上,每一个网民是充分自主、充分平等的。这里没有主流意识形态,只有完全独创性的个人。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具体史实?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科技成就传到欧洲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物理学取得的成就?并归纳分析人类对时空认识不断深化的表现。
(3)据材料三概括生物学经历了怎样的演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演变产生的影响。
(4)概括指出材料四所述的互联网的积极作用。(不得照抄原文)
9 .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85年欧洲十字军攻陷穆斯林在西班牙统治的托莱多城时,发现大批阿拉伯文纸写本,其中包括希腊人著作的译本,遂引起注意。雷蒙德大主教筹办翻译机构,招请懂阿拉伯文的人将其译出。这些拉丁文新译本的出现使欧洲人为之震惊,在他们面前突然展现出早已忘却而感到新鲜的古希腊精神文明的世界和不久前还放出异彩的阿拉伯文化宝库……到14世纪欧洲已有四十多所大学,培养出一批批学者,每个大学都有图书馆,师生在阅读藏书时,从新译出的希腊和阿拉伯著作中获很多哲学和科学知识,自然认识到天主教神学的荒谬性。
——潘吉星《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源流、外传及世界影响》
材料二 启蒙运动是欧洲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在启蒙时代,欧洲知识界对西方文明传统信仰和价值观重新思考,强有力地扫荡了笼罩着西方世界的封建思想和宗教神学的迷雾。……(启蒙运动)崇尚科学和对人类理智的乐观主义态度则促进了现代科学的重大发现。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历史卷》,转引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Ⅲ
材料三 若干年间,批评指责的北风刮起它最大的曲解和嘲讽的暴风,(他们)甚至把我说成是一个邪恶的人。                 
——赫胥黎语,转引自解恩泽:《科学蒙难集》
(1)根据材料一,指出造纸术的传播是如何推动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西方文明传统信仰和价值观”的含义,并分析启蒙运动是如何“促进了现代科学的重大发现”的。
(3)“北风”喻指哪一势力?“他们”为何把赫胥黎“说成是一个邪恶的人”?
2014-08-21更新 | 6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年山东潍坊市重点中学高二下期入学考历史试卷
10 . 老师为帮助同学们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三则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的材料。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它国家

百分比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材料二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但16世纪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材料三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请回答:
(1)请你依据材料一、二拟定你的研究课题,简述两点你选择该课题的理由。
(2)据材料三找出需要研究的三个对欧洲以及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不得摘抄原文)
(3)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出现材料二现象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