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等科技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一批技术成果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同时还有大量技术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人工智能对就业的替代将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并且表现出“两极化”特征。据此可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A.表现出明显的智能技术的多层次性特征
B.造成大范围的智能化工作替代集中发生
C.压缩了新兴产业发展和民众就业的空间
D.推动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在21世纪初全球超级计算机领域,比较先进的有美国的美洲豹、中国的天河一号A,日本的 “京”等。2011年,莫斯科大学计划建造新型超级计算机,力图使其跻身万万亿次超级计算机行列,并在全球超级计算机中名列前茅。这反映出当代(       
A.科技深刻影响人类生活B.大国仍然延续冷战思维
C.世界局势的动荡和不安D.大国重视尖端科技竞争
2023-02-15更新 | 9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现代科技的一系列成果,加快了人类社会迈向现代化的步伐。下列相关成果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问世       ②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③中国大陆出现第一台自动取款机       ④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①③④②
2023-02-1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舟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广泛运用到了智能搜索、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生活预测、人机交互等,影响到生活多方面。这反映出(     
A.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B.社会服务体系日渐完善
C.科技全球化趋势加强D.科技进步改变社会生活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科技体制的产生, 始于北美独立战争前后。到1860年,组织大型考察队成为早期政府组织科学活动的主要形式。真正使美国科技体制有所变革的是1876年爱迪生创立的第一个工业实验室,它的进一步发展就形成后来普遍推广的“工厂中心实验室”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关系进一步加强,逐渐成为美国应用研究和发展工作的主要组织形式。在1860-1914年间,全国科学院等研究机构相继出现,为美国科技体制的发展打下了基础。1916年,为动员美国的科学技术资源用于军事目的,总统指令全国科学院组成一个国家研究委员会,其任务是参与有关战略问题的研究。1940 ,罗斯福总统在参战前夕大力动员国家的科学技术资源,先后组建了国家国防委员会和科学研究与发展局。战后,联邦政府又新建了一批科学技术的重要机构,政府实验室的数量也明显增加。这样,美国逐渐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系统,至今无多大变化。

——摘编自劳汉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科研体制的演变》

材料二   从七十年代起,苏联为了克服发展困境,在加速科技进步和改革科技体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通过组建科学生产联合公司的形式,对科技进步实行统一计划领导,消除了研究和采用新技术各阶段的裂痕,缩短“科研一生产”周期。 1979 年先后通过新决议规定,所有工业部门都要在部一级建立科技发展统一基金;科研、设计单位于1980年全部改为在合同基础上实行经济核算制;充分利用价格杠杆刺激科技进步。戈尔巴乔夫执政后,进一步改革科研体制,加强科学院的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潜力;突出部门科研机


构在推广科研成果中的作用;提高科研人员的劳动报酬和重视其素质的培养;大力发展计算
机技术、信息和机器人等新兴产业。苏联政府通过不断调整和改善科技管理体制,取得了一
定的成就。

——摘编自洛伦·R·格雷厄姆《俄罗斯和苏联科学简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两国科技体制发展的相似之处。
(2)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内学界普遍认为“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的合成词,存在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之分。广义概念是指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统称,狭义的界定仅指技术革命。此外,国内学界关于人类历史上实音发生了几次科技革命,始终都是说法不一。若按照广义概念,16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已经发生了五次科技革命。

16世纪以来科技革命的梳理表

广义科技革时间狭义科技革命主要特征
第一次16—17世纪第一次科学革命近代物理学诞生
第二次18世纪中后期第一次技术革命蒸汽机和机械革命
第三次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技术革命电气与运输革命
第四次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第二次科学革命相对论和量子论
第五次20世纪中后期第三次技术革命电子技术革命

——郑华聂正楠《科技革命与国际秩序变迁的逻辑探析》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围绕“科技革命”、“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三者关系,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1-22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工业革命推动了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劳作方式和生产关系,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股份制。这种筹资方式,开阔了国人视野并促进了招商局的迅速壮大。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企业增至 20多家。《申报》评论:“招商局开其端,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据李鸿章估计:“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外,招商局还率先投资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招商局创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

——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材料二 工业革命的开展,意味着英国工业化的发生。工业化具有极强的集聚效应,拉动各种经济要素和人口向一定的地理空间集中,形成了新兴工业城市。工业生产方式的分工和专业化,促使一部分人从事非生产性劳动,促进工农业以外产业的发展。公路、运河和铁路的兴修,使英国各地的社会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加快城市发展并突出了城市的主体地位。

——摘编自赵煦《英国城市化的核心动力:工业革命与工业化》

材料三 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空间、海洋等的原创突破为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提供了更多创新源泉,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而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讲话》(2018年 5月 28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轮船招商局在促进中国早期近代化进程方面的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分析工业革命在英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现代促使“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时期的两项最重要的技术及由此引发的劳作方式的新变化。
2023-01-20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结合当今高新科技发展的事实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2023-01-1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读图:戴礼帽的神父说:“你们能告诉我,那个吐白烟的机器,所谓19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靠什么行走吗?两人回答:“我们也不知道。神父先生,车里也许藏着一匹马。”漫画作者旨在表明,当时(     
A.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B.科技进步对观念的冲击
C.火车改变了人的生活D.蒸汽机的应用日益广泛
2023-01-13更新 | 168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宝鸡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科)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69年,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在阿帕网制定的协定基础上,率先将美国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研究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组成局域网络。这一事件说明(     
A.信息革命得到美国科技界支持B.美国是新时代科技革命的中心
C.第三次科技革命由此开始兴起D.美国信息技术与军事存在联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