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等科技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技术是人类改变或改造环境的方法、途径及技能。人类技术的进步经历了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到科学研究的推动。技术的进步和交流越来越深刻影响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第二次传播革命中,书写媒介经历了从沉重的石头、泥土逐步向较轻的龟甲、兽骨、木板、竹简和软绵、便携的羊皮、绢帛、纸张的转变,……这些转变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在传播的文明程度上是怎样地让西方人望尘莫及。对于这些,用施拉姆(1982)的话说:“它是历史上震撼地球的大事之一。”

材料二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梦想自己能有两只“顺风耳”、一对“千里眼”,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迅速而真切地得到远方的信息;更梦想自己的声音和形象能够记录下来,传之千里,流之百年。

材料三   第五次传播革命是指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能提供以交谈方式来处理包括捕捉、操作、编辑、存贮、交换、放映、打印等多种功能的信息传播活动。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邵培仁《人类传播史上的五次革命》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古代中国人在第二次传播革命中的标志性人物及生活年代,以此为例说明古代中国技术发展的特点和“它是历史上震撼地球的大事之一”的理由。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19世纪中期有助于人们远距离传递信息技术的理论基础,列举马可尼的国家及其贡献。
(3)解读材料三,概括第五次传播革命的技术基础,以及与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相比的突出特征,用一句话概括这次传播革命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影响。
2022-01-0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英国在近代世界历史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哲学家伯林曾说:“牛顿思想的冲击是巨大的;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在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诗人蒲柏这样赞扬牛顿:“自然和自然规律隐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说:让牛顿出生吧!于是一切显现光明。”而牛顿自己却说:“如果我比别人看的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实际上瓦特只是一个代表,只是一个符号。工业革命在这以前已经开始了,在英国的纺织行业。不过瓦特有一个大功劳,就是他发明了不得了的蒸汽机动力。那是个动力革命,完全取代了手工,还代替了风力水力这些自然的动力。用蒸汽机带动机器,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称作工业革命或者叫做产业革命的一个象征。

——孙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


年代152016001670170017501801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5.258.2513.517.021.027.551.0

在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与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外国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

——摘编自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世界近现代史》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牛顿科学成就与启蒙运动之间的关联。并结合史实说明,牛顿所说的“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的表现并指出牛顿的主要科学研究方法。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阐释瓦特的蒸汽机动力带来了“动力革命”的理由。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近代英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原因,以及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并列举马克思定居英国期间写的最重要的著作名称。
2021-01-02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1届高三12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3 .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深刻地影响了人类文明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科学诞生的时代是世界历史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恩格斯说,这个时代“国王的政权依靠市民打垮了封建贵族的权力,建立了巨大的、实质上以民族为基础的君主国,而现代的欧洲国家和现代的资产阶级社会就在这种君主国里发展起来……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的古代: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见的艺术繁荣……旧的世界的界限被打破了;只是在这个时候才真正发现了地球,奠定了以后的世界贸易以及从手工业过渡到工场手工业的基础,而工场手工业又是现代大工业的出发点。教会的精神独裁被摧毁了,德意志诸民族大部分都直截了当地抛弃了它,接受了新教”。

——据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等整理

材料二   牛顿接过了伽利略传来的接力棒,并最终完成了科学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巨大飞跃。既然牛顿可以借助理性发现规定着自然世界运动的法则,那么启蒙知识分子们也可以运用理性来发现规定着人类社会的法则。这种信念反过来激发他们通过理性谋划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渴望。其中,持自然神论的学者谴责宗教中的非理性因素,抨击任何形式的有组织的信仰,鼓励人们去探索自然物质世界。理性、希望、进步,这些都是18世纪那个激进的时代中的流行词。

——据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等整理

材料三   二战促进了科学技术的革命。战后科技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标志。信息技术将世界各个角落连接起来,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

——摘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用史实概括说明“近代科学诞生的时代是世界历史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指出与古代科学相比,近代科学在研究方法上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阐述牛顿如何“接力”伽利略,并简析近代科学和启蒙运动的关系。
(3)写出与二战紧密相联的尖端科学技术。综合上述信息,联系所学,概括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把人类社会带入的三个时代。
4 . 儿童作为传统史学的边缘“人”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代希腊的社会和家庭里,儿童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生杀予夺之权悉操于父亲之手。柏拉图认识到了游戏在儿童生活中的意义,亚里士多德针对弃婴的习俗,要求制定法规,禁止放弃婴儿(但畸形或残疾者例外),他认为“七岁以下儿童应受家庭教育”。

——摘自学佳等《西方儿童观的历史演进》

材料二   直到12世纪前后,中世纪的艺术还未涉及儿童,也没有表现他们意愿。我们宁愿认为,这是儿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地位的表现。从罗马程式的世界到13世纪末,儿童没有自身的特点,只是身材缩小的承认。15、16世纪,意大利出现了很多表现儿童天真、可爱的世俗画,儿童逐渐被发现。17世纪以后,现代家庭观念在欧洲出现,孩子被看做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员,父母亲自抚育孩子并重视培养亲子关系、关注子女教育成为当时英国的新风气。18世纪,卢梭在“自然主义”教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解放儿童,尊重儿童”口号,其教育学著作《爱弥儿》打开了科学研究儿童的大门。

——摘编自(法)科利普·阿利埃斯《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

材料三   20世纪以来,现代媒介化社会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实空间环境,儿童作为重要的社会构成,必然身处同样的文化语境,童年—儿童的生活亦是在其中展开的,因此现代社会经由传媒提供给儿童的相应的精神生活,也即儿童文化的生成、传播和接受方式必定暗示了童年生活的各种症候。同学校、家庭等带有社区性质的环境相比,具有社会性的大众传媒对儿童的影响或更深刻持久。

——引自网春鸣《新媒介环境下的文化症候》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希腊人对儿童的认识,并结合所学说明希腊儿童是如何被培养成合格的城邦公民。
(2)阅读材料二,说明15世纪以后“儿童逐渐被发现”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社会性的大众传媒”具体有哪些形式,并简析其对儿童的影响。
2020-10-12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中学、效实中学、绍兴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1903年,美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规,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仿效。
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口信号灯连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 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
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灯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探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畅通。
——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
(3)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
2019-01-30更新 | 3321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4届浙江东阳市南马高中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
6 . 阅读下列两幅图片

图一 瓦特和蒸汽机

图二爱迪生和电灯
(1)上面两幅图都是当时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们体现了哪两个生产发展的时代?
(2)上图所示工具的推广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了哪些负面的影响?
(3)图二所反映的工业革命时代与图一所反映的工业革命时代相比,在发明创造的人才素质、开展国家及部门等方面具有哪些显著优势?
2016-11-18更新 | 3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浙江省杭州西湖高级中学高二开学考试历史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工业革命引发了不同的反响,对人类文明产生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发明成果一览表(部分)
时间
发明者
国别
发明成就
1733年
凯伊
英国

1765年
哈格里夫斯
英国
手摇纺纱机
1690年
巴本
法国
活塞
1782年
瓦特
英国
联动式蒸汽机
1807年

美国
汽船
1814年
史蒂芬孙
英国
蒸汽机车

——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
材料二:对工业革命时期的资本家,主要有以下看法:傅立叶认为,工业化大生产把一切都交给资本家,他们肆意剥削工人,工人变成了劳动的奴隶,致使劳动成为贫困和痛苦的根源。资本家财富的丰裕是以工人的贫困为代价的。亚当·斯密认为,资本家追求个人利益,不仅意味着个人财富的增加,实际上也是国民财富的增长,神奇般实现了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和谐。资本家并非总是不顾一切唯利是图,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他们都在为追求私利辛勤工作,若不如此,在市场交换中必败无疑。
——据李宏图等《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整理
材料三:江南制造局的这批蒸汽机译著一经出版,便开始了传播和吸收的过程。有相当的群体阅读过这批书籍。在19世纪晚期,这批书籍被分别收录入一系列西学丛书,并随着这些丛书流传到日本。
——摘自孙磊《江南制造局蒸汽机译著的研究》
(1)完成材料一中表格的填空,并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的三个方面成就。
(2)工业文明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对工业革命时期的资本家,您更认同材料二中的哪种看法?请简要说明理由。(不说理由不得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江南制造局蒸汽机译著的影响。
2016-03-10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浙江温州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