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哥白尼和伽利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伽利略认为木星有若干卫星,卫星像月亮围绕地球那样绕着木星转,天体也许具有和地球一样的实质,地球和天空之间的传统区分开始引起怀疑。约翰·多恩表达了17世纪初新天文学的影响,他写道:“一切都破碎了,一切都失调了。”这主要表明“新天文学”
A.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近代科学
B.引起了人们思想认识上的混乱
C.打破了人们对封建神学的迷信
D.推动了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
2019-09-25更新 | 171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北正定中学高二上第四次月考历史卷
2 . 科学史上不乏富有传奇色彩又留下深刻启迪的故事。伽利略在比萨斜塔进行了重物自由下落实验,牛顿因苹果从树上坠落而产生万有引力的灵感,爱因斯坦设想孪生兄弟中的一个以光速作太空旅行后将会比未旅行的兄弟更年轻。三人相关理论告诉我们:
A.科学发展以否定前人理论为前提
B.科学理论是在批判中向前发展的
C.三人共同奠定了现代物理学基础
D.生物学发展终于打破了神学桎梏
2016-11-27更新 | 343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在世界历史上,“日心说”打破“地心说”,重塑了人类的宇宙观;“进化论”颠覆了神造人假说,重塑了人类的生物观;爱因斯坦突破牛顿力学的框架,革新了我们对物理学和宇宙的理解。这些成果共同说明
A.科学研究与政治环境密切关联B.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
C.突破常识的禁锢是实现科学创新的必由之路D.伦理道德建设对提升科学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2020-07-14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桑戴克在《世界文化史》中说:“若是我们要指定中世纪科学终止是哪一年,我们就推举1543年,那年根据实验方法而确立的两本基本的近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维萨留所著的《人体结构》,一本是哥白尼所著的《天体运行之道路》。”桑戴克认为这两本著作的主要意义在于
A.纠正了人类思想中的长期错误认知
B.确立起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理论体系
C.帮助人们更客观全面地认识自然界
D.使科学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这些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须特别提到的另一特点是,它们并不是平行或独立地进行的。它们互相依赖,连续地一者对另一者起作用。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运用近代世界科技史的史实,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发展中的一个或多个观点进行论证;也可以对科学发展的观点进行修改、补充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桑戴克在《世界文化史》中说:“若是我们要指定中世纪科学终止是哪一年,我们就推举1543年,那年根据实验方法而确立的两本基本的近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维萨留斯所著的《人体结构》,一本是哥白尼所著的《天体运行之道路》。”这两本著作的主要意义在于(   
A.日心说的提出,否定了统治西欧千年之久的地心说
B.标志着近代科学产生
C.对人体结构研究,有利于科学的发展
D.科学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7 . 有学者认为“哥白尼革命”对贬低人的地位起了促进作用,因为它把人赶出了宇宙中心的尊贵地位,把人贬为无穷无尽的宇宙机器中的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得出这一认识的依据是“哥白尼革命”
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对宇宙现象做出了科学的解释
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
2017-05-13更新 | 279次组卷 | 15卷引用:2018衡水名师原创历史专题卷:专题十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与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8 . 1610年,欧洲耶稣会传教士曼纽尔·迪亚士在《天问略》中文版中告诉中国读者,最近一位著名的西方智者已经设计制造了一个极好的工具。通过这个工具,月亮看起来放大了1000倍,土星的光环也清晰可见。下列评价与这位西方智者的科学贡献相符的是
A.开创了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开创了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
C.为生命科学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D.为现代物理学提供理论基础
9 .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创作的一部长篇游记体讽刺小说,首次出版于1726年。

主人公大事表
时间主要事件
1699年5月4日乘“羚羊号”起航
1699年11月5日漂到小人国。这个国家有两个政党。他们的区别是一党穿的鞋跟高些,另一党的鞋跟低些。高跟党自认为是合乎古代制度的,而国王则偏向低跟党。因此,政府的官员都是低跟党的人担任。两党仇恨很深。皇太子则两边讨好。为此,他的鞋跟一只高,一只低。
1703年6月20日到达大人国。国王是个非常博学的人。他“头脑清晰,判断也很精确”,他向格列佛询问欧洲的风俗、宗教、法律、政府和学术的情形。格列佛便向他讲述了英国近百年来发生的大事。但他听完却说:“这些大事只不过是一大堆阴谋、反叛、暗杀、屠戮、革命和流放”。
1707年4月13日到达飞岛国。依据他们的计算,他们有理由害怕,当彗星运行到近日点时,在离太阳一定距离的位置上,彗星所吸收的热量,相当于赤热发光的铁热量的一万倍。彗星离开太阳后,拖在后面的一条炽热的尾巴约有一百万零十四英里长。如果地球从距离慧核或者彗星主体十万英里的地方经过,那么运行过程中地球必然会被烧成灰烬,太阳光每天都在消耗,却得不到任何补充,到最后全部耗尽时,太阳也就完了,而地球以及一切受太阳光照的行星,也都将因此而毁灭。
1715年12月5日回国


从材料中提出炼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0-01-1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19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收官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10 . 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赞在狱中自尽身亡。对此历史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导致上述悲剧的发生
B.两人属于不同的国度,该现象的出现属于偶然现象
C.东西方同一时期都呈现民主政治发展趋势
D.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两人都挑战传统.威胁专制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