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牛顿的经典力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鳊《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
2019-01-30更新 | 4503次组卷 | 62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2 . 《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曾经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些“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问题,终于被人类破解了。其标志性科学成就是
A.牛顿的经典力学B.达尔文进化论
C.爱因斯坦相对论D.普朗克的量子论
2019-01-30更新 | 650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2-2013学年山西忻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16、17世纪欧洲学者质疑、改变和放弃了欧洲所继承知识中最神圣化的知识。科学革命的思想巨变使他们重新考察和描述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在这里,对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作出“革命”性描述的理论是(        
A.进化论B.万有引力定律C.量子论D.相对论
2019-01-30更新 | 1204次组卷 | 27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牛顿特别强调,作为自然哲学中数学演绎的起点,应当是观测到的效果和力学运动的那些规律。近代物理学比其他任何自然科学发展得更成熟和更快,这是个重要原因。这反映出
A.实验与计算结合有助于近代科学研究
B.牛顿开创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
C.物理学的发展是以数学研究为前提的
D.科学进步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视角
6 . 史学家认为,正如牛顿因发现支配宇宙中物体的定律而闻名于17世纪的科学界那样,查尔斯·达尔文因发现支配人类本身进化的规律而统治19世纪的科学界。两人贡献的相似之处是
A.都统治科学领域
B.都冲击着旧观念
C.都达到科学顶峰
D.都得到普遍认可
7 . 牛顿认为宇宙是按照可测量的、可描述的机械原理进行运转的。牛顿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与此观点相对应的结论应是其
A.促进了启蒙运动兴起发展
B.推动了现代自然科学的确立
C.为工业革命奠定理论基础
D.揭示了微观世界的运行规律
2018-12-2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文)历史试题
9 . 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欧洲时间中国
16世纪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明中期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明后期徐光启《农政全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

据材料可知
A.都在科学领域具有突破性
B.东西方社会发展趋势不同
C.“西学东渐”历程开启
D.宗教信仰影响科技的发展

10 . 【加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际上,哲人们并不把自己看作法国人或者欧洲人,而是把自己看做人类的成员。他们试图从全球的而非西方的角度来思考和行动。他们试图发现与牛顿的物质世界的定律相当的具体普遍适用性的法则。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关于牛顿和工业革命的关系,有下列两种观点:①“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大国崛起解说词·英国》)②牛顿和工业革命无关,因为“工业革命得益于科学经验而非科学认识,更遑论形式化的科学知识了。”《剑桥欧洲经济史(第四卷)》。

—据《大国崛起解说词·英国》《剑桥欧洲经济史(第四卷)》等整理

(1)阅读材料一,写出集中反映“牛顿的物质世界的定律”著作的名称,并阐述其发表的重大意义。“从全球的而非西方的角度”,“哲人们”又发现了哪些“普遍适用性的法则”?

(2)综合上述材料,请您选择材料二中的一种观点加以阐释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