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电气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是人类工业文明进程中的里程碑,它们都
A.始于轻工业部门B.与世界市场息息相关
C.存在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D.是英国“一枝独秀”
2 . “它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可以传输能量,而且在于它可以传递信息。从它开始踏上近代技术舞台的时候起,就同时显示了它为现代社会充当动脉和神经的双重职能。”材料反映的科技成就
A.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和“铁路时代”
B.促进了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C.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产品的发展
D.促进了石油化工和交通运输的发展
3 .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C.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2021-01-11更新 | 525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5-2016学年广东仲元中学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促进“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产生的理论是
A.牛顿的理论B.法拉第的理论
C.爱因斯坦的理论D.普朗克的理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据下面17~20世纪自然科学与科技成果统计表,判断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时间
项目
17世纪18世纪19世纪20世纪上半期20世纪50—80年代
成果数量106项756项546项961项2000多项
重大成果牛顿运动三大定律瓦特改良蒸汽机贝尔发明电话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电脑网络

①科技发展史上英国创新能力始终领先于美国
②以上交通通讯工具的改进为世界开始走向整体创造了条件
③20世纪下半期的成果数量有超过前300多年总和的趋势
④科技创新推动人类社会向工业时代、信息时代转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变世界的科学家


材料二   科技解放思想

科学的理性和实证精神成为那个时代的精神气质乃至社会风尚。正如汉金斯所说:18世纪的自然哲学家相信,科学革命正在改变人类的一切活动,理性是正确方法的关键,它甚至会毁坏宗教法庭的基础。……以牛顿为代表的自然哲学的新方法不仅在科学中彰显威力,而且也被积极引进到科学之外的社会问题的研究中,乃至塑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启蒙不是一组固定的信念,而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为建设性的思想和行为开辟道路的批判态度。

——李醒民《科学与启蒙运动》

材料三   科技改变生活

“世界村”,是对地球的一种比喻说法。科技的迅速发展,缩小了地球上的时空距离,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便利,因而整个地球就如同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小村落。


(1)牛顿和法拉第在近代科学史上有什么重大贡献?他们的贡献又是如何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
(2)根据材料二,“自然哲学的新方法”具体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这种新方法对启蒙运动的发生有何影响?
(3)概括材料三的看法,结合近、现代以来的科技进步说明这一看法。
2020-02-1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重庆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多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关于三次工业革命,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A.“机械化”是指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
B.“规模化”是指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C.“个性化”是指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D.三次工业革命都依赖新能源开发和利用
2019-10-16更新 | 1045次组卷 | 71卷引用:重庆市北碚区朝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钱学森认为:“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资资料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各项中,符合钱学森所述观点的是
A.蒸汽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工业革命
B.电动机——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C.电磁波——无线电——第三次科技革命
D.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电力工业
2019-03-04更新 | 268次组卷 | 16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南省湘南三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联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科技创新包括“科学”、“技术”和“创新”这三层内容。科学是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探索和新知识的发现,技术则表现为科学知识基础上的技术发明,创新即是把各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包括了劳动力、土地、资本、管理、技术、信息等)引入生产体系,形成新产品,发展新产业的过程。从近代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看,18世纪以来,世界科技中心和工业中心从英国转到德国,再到美国,表面上是地理位置的更替,实质上是创新能力由弱向强的转移,是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任何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经济繁荣的时代,都需要重大的人文创新来导引,需要文化的繁荣。观念的创新、科技的创新、体制的创新,最后都归结到文化的创新,这不仅是逻辑的必然,也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摘编自梁启东《从世界科技发展史看如何构建创新文化环境》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历史知识,就“科技创新”提出一个具体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19-02-0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重庆市部分区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期末测试卷文综历史试题
10 . 下图分别是1784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和1870年格拉姆制造的发电机,它们分别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关于这两项科技成果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使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中占据主导地位
B.都因科学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而发明
C.都促使了应用该技术的国家调整生产关系
D.都产生于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