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电气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钟义信在《社会动力学与信息化理论》一书中把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归纳为科学一技术一经济一社会的互动理论,它的基本模型如下图所示:



根据科学一技术一经济一社会的互动理论和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提炼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 . 某同学搜集到以下三则资料。若从这些资料内容所反映的史实中提炼出一个共同的研究主题,这个研究主题应该是
A.绘画艺术的演变B.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C.中外文化的交流D.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
2020-09-09更新 | 308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技术变迁集中期主导国挑战国政府行为
1519—1580年葡萄牙西班牙皇家资助航海事业、支持航海技术的改进
1609—1688年荷兰英国法国成立皇家学会等,资助与军事科技相关的力学、弹道学研究
1714—1792年英国法国资助与军事技术相关的研究,促成对蒸汽机的改进
1815—1914年英国德国政府资助、采购,带动了钢铁、内燃机、有线电报等产业的发展
1945—1991年美国苏联政府资助、采购,带动了计算机、软件等产业发展

——据黄琪轩《世界技术变迁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等


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表中提取一条关于人类社会重大技术变迁的规律性认识并加以阐释(注意涵盖材料,阐释全面,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钱学森认为:“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资资料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各项中,符合钱学森所述观点的是
A.蒸汽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工业革命
B.电动机——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C.电磁波——无线电——第三次科技革命
D.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电力工业
2019-03-04更新 | 268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1903年,美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规,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仿效。
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口信号灯连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 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
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灯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探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畅通。
——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
(3)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
2019-01-30更新 | 3321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遂宁射洪中学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 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能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
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B.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
C.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
2019-01-30更新 | 3614次组卷 | 87卷引用:四川省彭州市五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预言电的伟大革命力量,认为“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

——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材料二   在郭文珺获得北京奥运会女子气手枪金牌之后,一则“郭文珺拿金牌寻父”的消息便迅速走红于媒体和网络——“24岁的陕西姑娘郭文珺向人们吐露了她的秘密:她要用金牌作为寻人启事,寻找离别9年的爸爸。”这一消息引发了众多热心网友启动“人肉搜索”。其实,这个消息并不是郭文珺提出或授权的,媒体的误读使得郭文珺及其两方长辈、亲友陷入巨大尴尬,也令家人的那份痛再次加剧。郭文珺的母亲和不少网友事后通过各种方式表示希望广大网友停止这种“人肉搜索”。

请回答:

(1)根据相关知识,说明在“电力的火花”取代“蒸汽大王”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的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广义上我们可以说,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比欧洲的科学技术(除了希腊光辉灿烂的理论建设高潮之外)要进步得多,但是从文艺复兴以后,欧洲的科学就开始占领先地位了。确实,到了伽利略时代,可以说科学发明的技术本身被发现了,其结果就产生了现代科学的统一世界,科学为全人类所公有……欧洲有许多特殊的因素必须考虑进去:欧洲历史发展的具体条件,欧洲封建制度的形式,欧洲的重商主义和工业化建设日益增长的需要,希腊人从苏格拉底时期以后对欧洲文化历史一贯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所有这一切以及其他类似的因素都足以充分解释那个“伽利略奇迹”之谜。
----李约瑟《中国:发明与发现的摇篮》
材料二   马克思说:“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

材料三 从科技发明到产品投入市场所用平均时间:

1885-1919年
1920-1944年
1945-1964年
从科技发明到生产技术成熟
30年
16年
9年
从生产技术成熟到产品投入市场
7年
8年
5年


材料四 某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时间
1929-1947年
1948-1973年
1974-80年代中期
贡献率
31%
33%
40%


材料五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个典型例子说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比欧洲的科学技术要进步得多”。根据材料一,李约瑟认为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于欧洲的特殊因素有哪些?
(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生产力发展的飞跃,请写出它们分别开辟了哪三个历史时代?
(3)材料三、四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哪些特点?
(4)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
2016-12-12更新 | 3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四川绵阳南山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20世纪20年代,西欧出现一种新现象:刚刚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人可以从国家有关机构、学会或者工业公司得到研究资助。这一现象反映出
A.爱因斯坦相对论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发展到新的阶段B.民主体制的普通建立为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C.人民认识到科学对技术和生产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D.已经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2016-11-27更新 | 2137次组卷 | 22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