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信息技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这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
(2)结合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理解。
2019-11-2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的科学革命为技术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物理学革命为原子能、电子技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化学革命为分子设计和开发新材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大量兴起,以至任何一项重大的科学发现和发明,都不再是单一学科发展的结果.科学事业也不再是少数人的事业,而成为社会性的巨大事业.

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业劳动生产率,战后1946年至1970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大约4倍.同时,海陆空立体交叉交通运输网络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产业部门,如:信息技术产业已被人们从第三产业中独立出来,作为第四产业.科技革命造成的新的技术水平,使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很少能单独全面开发新产品,因此必须进行产品零部件开发的国际合作.

———摘编自王春明«科技革命的历史轨迹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

———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 2016年5月30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以来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
(2)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说明了什么?
3 .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产物,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结晶。

材料一、17世纪时,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材料二、


图一   造纸术传播示意图                 图二   工业革命成果扩张示意图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标志性科技

时间国家新科学技术时间国家新科学技术
1945美国原子弹爆炸1969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
1946美国电子计算机诞生1972美国重组DNA生物基因工程成功
1957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97美国克隆羊“多莉”诞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典力学理论”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世界科技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结合各中心经济水平指出,这种转移说明了什么?
2019-08-0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关于使用石油的记载。《元和郡县图志》中记载(公元578年)“石脂水……燃之极明……突厥围酒泉,取此脂燃火焚其攻具,得水逾明,酒泉赖之获济。”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云:“石漆,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水上如漆。采以膏车及燃灯极明。”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鄜、延境内(今陕西境内)有石油……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

材料二 下图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图。



(1)根据材料一概括石油在中国古代的主要用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以后石油“大行于世”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19世纪中期、20世纪中后期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两次能源的重大突破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快速普及和移动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应用,形成了第四次商业浪潮: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可以一周7天、一天24小时地提供服务,它可以将业务延伸到互联网接通的每一个地方。它通过建立虚拟商务网络,连接世界各地的生产商、销售商和消费者,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经济依存关系联结得更加紧密,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经济。它通过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来重新配置社会的各种资源……信息的发布和交流、市场调研、广告投放、商务洽谈、签约、各种单证的核对以及物流的控制和资金的交付都可以更有效率地实现。电子商务模式可以降低商务活动各环节的成本,如不存在中间环节,采购和物流环节的成本低。企业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了解及区别客户,经济活动从过去的以企业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有人预言,传统商业将成为21世纪的恐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电子商务出现的原因。于传统商业而言,电子商务有怎样的特点?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1903年,美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规,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仿效。
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口信号灯连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 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
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灯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探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畅通。
——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
(3)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
2019-01-30更新 | 3337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5-2016学年陕西西安一中高二上12月考历史试卷
7 . 科技进步大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但也产生了一些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哲学察弗兰西斯·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
材料二 三百年前爆发了工业革命,摧毁了古老的社会,创建了一个全新的第二次浪潮文明。它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制度,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把一切事物集中组织起来,形成世界有史以来最有力量,最有向心力,最有扩张性的社会制度。
材料三 1997年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写道:“美国领导的‘沙漠风暴’行动通过摧毁伊拉克的通讯能力而一举将其击溃,由此证明那些像使用巡航导弹一样得心应手地使用奔腾处理器的勇士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0级大地震造成福岛一号核电站四台反应堆相继出现爆炸,泄漏等险情。截至2011年3月23日16时,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根据最新气象分析,未来三天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向福岛核电站以东海域扩散,随后扩散转向东南的太平洋海

福岛一号核电站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的理解。
(3)依据材料三分析科学技术在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学发展的认识?
2019-01-30更新 | 9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甘肃省白银市平川中恒学校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文科历史试卷1
8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有10个国家接受邀请,此为世界博览会的开始,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盛会。为了显示国力,英国政府耗用4000多吨铁和400吨玻璃,建造了一座长逾1800英尺、高逾100英尺的“水晶宫”。此次博览会令人瞩目的展品当属引擎、印刷机和纺织机械等产品。在19世纪,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及雕塑作品成为世博会的主要展品,蒸汽机、混凝土、铝制品、橡胶、缝纫机、印刷机、火车、电动马达等相继成为展会上的新庞。
——摘编自霍勒斯•格里利《水晶宫及其经验》
材料二 第一届伦敦世博会上,中国的展品包括瓷器、屏风、象牙雕刻、珐琅彩铜器、大理石群像等,“荣记湖丝”获得“制造业和手工业”奖牌。1876 年费城世博会中国馆展出了丝、茶、瓷器、绸缎、铜器、雕花器和景泰蓝等。1889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正中可见“大清国”三字,门口对联有“中国有圣人”、“此乡多宝玉”字样。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中国村内的中国戏院,带有明显西方风格。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的中国馆是满族王公住宅的复制品,摆有中华圣母像。“中华圣母”着慈禧太后服饰,保留圣母玛利亚的面貌,圣母左手抱着中国服饰的耶稣。在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西湖48景相册等获金奖,另有中国绘画作品42件,包括唐朝吴道子、宋朝马远、明朝唐伯虎等人的作品。
——摘编自马敏等编《博览会与近代中国》等
材料三 世界博览会主题概览
时间
主题
时间
主题
1933年
一个世纪的进步
1982年
能源:世界的原动力
1935年
通过竞争获得和平
1984年
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
1937年
现代世界的艺术和技术
1985年
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
1939年
明日新世界
1990年
人类与自然
1958年
科学、文明和人性
1998年
海洋:未来的财富
1962年
太空时代的人类
2000年
人类-自然-科技-发展
1964年
通过理解走向和平
2005年
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
1970年
人类的进步与和谐
2010年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974年
无污染的进步
2015年
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万国工业博览会”举办的背景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世博会上中西展品的特点,并分析中国展品特点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和20世纪世博会所体现的社会发展理念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奠定了产业革命基础的欧洲农业革命,只是由于引进了中国的思想和发明才得以实现。分行耕种、强化除草、现代条播机、铁犁、将犁起的土翻转的犁壁,以及有效的挽具,全都是从中国引进的。至于播种方法,在中国人的条播思想引起欧洲人注意之前,欧洲每年大约要浪费一半的谷种。的确,直到两个世纪之前,与中国相比,西方在农业方面是如此落后,以至于与中国这个发达世界相比,西方就是个不发达世界。

——R.K.G.坦普尔《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

材料二   科学救国思潮的发展阶段历经萌芽、形成、发展演变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时期是萌芽阶段,林则徐的“师敌之长技以制敌”以及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是其先声。第二阶段,甲午战争到中国科学社的成立及《科学》杂志的创刊是形成阶段。20世纪初,康有为明确提出了科学救国的主张,标志着科学救国思想的产生。第三阶段,1915年到1949年是科学救国思潮的发展演变阶段。20世纪30年代的科学化运动是科学救国思潮发展的勃兴阶段,1937年后受抗战建国影响,特别是1945年后科学救国开始转入科学建国。

——摘编自朱华《三十年来中国近代科学救国思潮研究述评》

材料三   自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革命之后,一些科学家和研究人员都感觉到会有一轮新的技术革命呼之欲出。有专家就曾经预言,到了2025年,全球经济将进入生物经济的时代;还有新一代互联网产业,或者称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IBM提出的智慧地球、物联网、云计算等都属于这种新产业。另外,一些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产业也获得了高速增长,全球向低碳经济转移也成为大趋势。

——《新一轮技术革命:中国准备好了吗?》


(1)依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在农业技术上影响欧洲的主要表现。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阶段的科学救国思潮对中国产生的重大影响。第三阶段的科学救国思潮与第一阶段相比有哪些发展?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一轮技术革命的认识。
10 . 某班开展研究性学习,全班分成三组了解两百余年来人类科技发展的三项典型成就,在他们的报告中分别出现了以下三组信息。

第一组:恩格斯说:“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

第二组: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说除了偶然发现所带来的发明之外,需要常在发明之先。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了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第三组:比尔•盖茨说:“不久的将来,会有这么一天,你可以不必离开你的书桌或扶手,就可以办公、学习、探索这个世界。”


(1)第一组同学涉及的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我们把这一事件称作什么?其间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是什么?对近代人类历史进程有何突出影响?
(2)用所学知识对第二组中“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这一观点加以证明。
(3)第三组中涉及的比尔•盖茨的设想,依据的主要是哪种科技成果?请概述它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2019-01-0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高新完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