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时代与口号

特定历史时期都有脍炙人口的口号,某一时期流行的口号是这一时期时代需求的反映,往往有较强的感染力,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同时也推动时代的发展。下表为小楚同学收集的中国近代以来部分历史时期的口号。

时代口号
19世纪7090年代自强求富;习兵战不如习商战。维新图强,实业救国。
20世纪初期民主,科学,愿作国民之公仆;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枪口一致对外;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时代与口号”关系的角度,就中国近现代某一历史时期的口号进行分析,自拟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主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表为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思想主张(部分)。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严复思想冲破了“中学至上”思想的禁锢
B.康、梁等人的思想都没有脱离传统封建道德
C.梁启超思想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发展
D.维新派人士都主张利用儒学来宣传维新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反映了明清时期中国人对于“西方”观念的变迁:
《泰西水法》
徐光启等译
1612年以“泰西”“太西”“极西”“远西”称“欧罗巴”。
《西方要纪》
南怀仁等撰
1669年“西洋总名为欧罗巴,在中国最西,故谓之大西。以海而名,则又谓之大西洋。距中国计程九万里云。”
“西洋之可传者有三:一曰机器,二曰历法,三曰天文。”
《海国图志》魏源
其他介绍西方的书籍
鸦片
战争后
“海国”的地理范围由欧洲扩展到美洲。
“西学”“西儒”“西医”“西历”等词语出现在书籍里。

与17世纪相比,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说明
A.向西方学习的领域上更加生活化B.看到西方制度的先进
C.民族危机促成新一轮的西学东渐D.开始深入向西方学习
4 . 下表所示是近代林则徐和魏源的思想简介。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人物主张
林则徐师敌长技以制敌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A.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B.政府统治陷入了全面危机
C.彻底抛弃了天朝上国理念D.以西方文化代替传统文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鸦片战争前后,部分清朝士大夫热衷于研究世界及中国边疆的史地之学,并出现了如下表所示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著作。

据此可知该时期
A.国人已反思传统华夷观念B.中国思想近代化已经起步
C.西方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D.向西方学习成为主流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是某历史教材的内容,根据所学知识补写第十一章第一节的标题
第四篇晚清的变局第十章帝国的衰微与西力冲击第一节日薄西山的清帝国一、帝国的倾颓
二、从“天朝”入世界
三、正面冲击—鸦片战争
四、两次英法联军
五、内乱纷起
第二节外患蜂拥而至
第十一章改革与革命第一节:
第二节革命运动的发展

A.天国梦想B.洋务中兴C.变法与立宪D.复辟帝制
7 . 下表为某学者对谭嗣同“冲决网罗”口号的解读。可见,该学者认为谭嗣同
口号解读
冲决俗学之网罗反旧学、倡西学的文化思想
冲决君主之网罗反专制、倡民权的政治思想
冲决伦常之网罗反封建纲常、倡人性解放的伦理思想
冲决群学、群教之网罗哲学启蒙

A.打破了封建正统思想对民众的禁锢B.继承了“托古改制”的主张
C.着眼于社会问题与政治问题的解决D.开启了近代思想进步的闸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是19世纪中期中国出现的介绍西方史地的著作
时间人物著作简介
1842魏源《海国图志》介绍世界各国历史政治、风土人情,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845姚莹《康輶纪行》介绍英法历史,注重考察西藏地区情况,建议清政府加强沿海与边疆防务
1849徐继畬《瀛寰志略》介绍东西半球的概况,按亚、欧、非、美的顺序依次介绍了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
据此可知,这些著作
A.彻底抛弃了“天朝上国”观念B.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
C.促使清政府掀起了洋务运动D.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10 . 下表是《时务报》以中国为主题的译稿(翻译外国人“看清朝”的文章)分类表(部分),这主要反映了维新派
A.对变法的具体主张缺乏研究
B.希望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
C.通过外国人施压清政府进行变法
D.着重强调发展近代工商业经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