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19世纪60和70年代中国广泛流行“富国强兵”的口号。70年代中期起,出现了强调“富民”或“利民”重要性的思潮。如1875年郭嵩焘提出政府应该鼓励人民从事现代航运业和制造业,因为国富和民富是不可分割的。这一思想转变
A.表明洋务运动宗旨的转变B.反映了经济结构的新变化
C.表明政府重视民族工商业D.说明洋务派阵营发生分化
2021-12-05更新 | 528次组卷 | 7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维新思潮把西方平等观念比附墨子的“爱无差级”,将西方的议院制与中国古代明堂制相提并论,将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混为一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宣传维新变法的合理性B.突破“制度”的限制
C.出发点是挽救民族危亡D.全面肯定西方的文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康有为在《孟子微》中写道:“人人性善,尧、舜亦不过性善,故尧、舜与人人平等相同。此乃孟子明人人当自立,人人皆平等,乃太平大同世之极。”其言论意在
A.提升人的思想道德境界B.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C.宣扬近代民主革命思想D.维护中华民族独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刊《循环日报》,论天下大势,议治国方略。其《达民情》一篇开头即“善治国者,必先使上下之情不形扞格(矛盾),呼吁必闻,忧戚与共,然后弊无不革,利无不兴。”王韬旨在
A.参与维新变法B.变革传统政治C.号召民主革命D.引进西方技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严复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他认为当今中国所患者为愚、贫、弱三者,故当务之急乃“愈此愚、疗此贫、起此弱”。“是以讲教育者,其事常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他很看重体育,认为,“今者论一国富强之效,而以其民之手足体力为之基”,他敏锐地意识到国民体质不单纯是一个生物学问题,更是一个与社会发展和政治制度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关于德育,严复认为德育的目的是教育国民去奴性,讲民主。“欲进吾民之德,于以同力合志,联一气而御外仇,则非有道焉使各私中国不可也”。他批评八股科举具有三大害处:“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其破坏人才,国随贫弱”。同时,严复对张之洞等洋务派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论也进行了批判。“中国所本无者,西学也,则西学为当务之急明矣。”严复批评了清末学部对教科书未能及时重视,而任凭坊局随意出售教科书的状况。他主张改国定制为审定制。

——摘编自王艳玲《论严复教育救国思想的理性色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复的教育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严复的教育救国思想。
2021-05-22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戊戌变法前,康有为今文经学的“微言大义”对传统儒家经典重新阐释,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新儒学”体系。譬如:在哲学思想上,引进了进化论,以公羊三世说解释人类社会的进化;在政治思想上,引进了民主观念;在宗教思想上,引入西方基督教的一些形式。康有为此举旨在
A.重新构建儒学体系B.寻找变法理论依据
C.宣传民主革命思想D.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