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创立《新小说》杂志,并提出“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的主张。这一言行
A.意在服务于维新变法运动B.体现了小说的社会教育功能
C.推动了政治领域的革新D.奠定了白话小说的文学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897年,梁启超在《倡设女学堂启》的招选学生章程中提道:“缠足为中国妇女陋习,既讲求学问,中人极宜互相劝改,惟创办之始,风气未开,兹暂拟有志来学者,无论已缠足未缠足一律俱收,待数年以后,始画定界限,凡缠足者皆不收入学。”由此可知当时
A.女子教育模式完全西方化B.放足运动具有反清色彩
C.西学东渐冲击了传统习俗D.革命党人倡导移风易俗
2021-11-18更新 | 587次组卷 | 17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2022届高三11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3 . 梁启超认为中国的希望在于推行民族主义的普遍教育,他以此作为从精神上振兴民气的手段。他认同日本的福泽谕吉等西学人士的思想,认为自尊、自强、关心公益的英美式民众是一种理想公民。基于此,梁启超
A.介绍民主革命思想B.积极推动社会变革
C.大力倡导民主科学D.进行民族教育活动
2021-09-28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86年,康有为在、康子内外篇》中指出“三纲”是君主用来统治天下的“阖辟之术”:“至于今日,臣下跪服畏威而不敢言,妇人卑抑不学而无识,臣妇之道,抑之极矣,此恐非义理之制也。”这体现了康有为
A.崇尚科学的精神B.君主立宪的主张
C.自由平等的思想D.教育立国的设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天演论》,本书并不是系统介绍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著作,而是结合中国的国情,对原著作了选择、评论和改造,他多以按语的形式加以说明:鲁迅后来说严复做《天演论》,一个“做”字十分传神。由此可知严复翻译《天演论》
A.旨在研究生物学说B.是对人类社会的科学解释
C.宣扬救亡图存思想D.不够严谨不具备学术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在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维新”代替“洋务”再到革命取代改良,这一系列变化主要是由于
A.“西学东渐”的深入B.民族危机的加深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思想解放的推动
2021-07-08更新 | 9571次组卷 | 105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红桥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7 . “命定论”在中国古代曾长期盛行。而近代龚自珍、魏源等人高度重视心力的重要,认为心之力为人变革现实的精神源泉。龚自珍甚至认为具有心力的自我可以造天地,可以使得自然现象反常。材料反映了
A.思想发展维护了封建统治B.“中体西用”思想的提出
C.“经世致用”思潮的起源D.思想认识适应时代需要
2021-06-05更新 | 396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信息质量监测 (四)文综历史试题
8 . 1898年,“中体西用”的集大成者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将“中体西用论”发展成“整顿中法,仿行西法”,并提出“以仿西法为主”。张之洞的主张(     
A.极大地促进了洋务运动的开展B.实质上是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C.有利于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D.直接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下表是维新变法时期成立的学会、学堂和报馆一览表(部分)。由该表可知
名称时间地点创办人
万木草堂1891年广州康有为
强学会1895年北京康有为
《时务报》1896年上海梁启超(主笔)
《国闻报》1897年天津严复
《知新报》1897年澳门康广仁
时务学堂1897年湖南谭嗣同
《湘报》1898年湖南谭嗣同
保国会1898年北京康有为

A.变法群众基础广泛B.改良思潮演变成为政治运动
C.维新人士注重开启民智D.学习西学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2021-05-20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1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陈旭麓曾指出:“进化论大大地开拓了维新派的眼界,使古老的“三世”说不再是“一治一乱”的僵化公式,而是过去、现在、未来的社会进化历程。”这体现了维新思想的
A.社会化B.糅合性C.理性化D.空想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