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1920年,邵力子指出:“劳动者应该尽国民监督政治的天职。劳动团体也可以有政治的活动,但劳动团体应当自己起来做一个大政党。”这一言论出现的背景是(     
A.北洋军阀的统治被推翻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D.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2024-02-0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五四运动之后,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北大师生在《新青年》《每周评论》《国民》等杂志撰稿,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义,论证了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的需要。山东省立第一师范的王尽美联合邓恩铭发起成立了“励新学会”,并创办了《励新》学刊,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廓清了很多青年学生的思想。这些活动(     
A.使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洗礼B.有力地批驳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C.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思想条件D.为开展国民革命做好了舆论动员
3 . 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做出努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金陵机器制造局 摄于1872年)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我在乡间第一次听到陈独秀的名字,也第一次接触到胡适的白话诗。最先是白话代文言而成为雅俗共享的文字媒介,这是胡适首倡而得到陈独秀的有力响应所造成的,即所谓“文学革命”。其次则是陈、胡及其他同辈学人通过《新青年》《新潮》等刊物和北京大的讲堂不断地攻击旧礼教、传播新思想,终于激起了青年学生求新求变的热情。

——摘编自《余英时回忆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片中企业的性质和创办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法律文献体现的理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各阶层探索国家出路的特点。
4 . 陈独秀认为,近代以来的政治革命“皆虎头蛇尾,未能充分以鲜血洗净旧污”,必须开展一场运动“摧廓而澄清之”。因此他提倡(       
A.实业救国B.三民主义C.变法改制D.民主科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他们并没有完全否定孔子学说在历史上的贡献,但这样从根本上重新评价千百年来定于一尊的儒家思想,在社会上引起巨大震动。材料意在说明“他们”
A.引发文学革命B.推动思想解放C.革新报刊面貌D.提倡妇女解放
6 . 面对西方侵略,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的救国主张大多是“仿古法";康有为以“保教”相号召,托古改制;民国初年更有部分先驱回归传统,重新膜拜东方古老文明。这说明
A.中体西用持续发展B.社会变革深受传统桎梏
C.民族危机日益加深D.近代救国主张渐趋科学
2021-12-16更新 | 502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觉醒年代》里,陈独秀说道:“中国现实政治和人民生活、政治理想都无关系…好像狗争骨头一般罢了。新文化运动是人的运动;我们只应该拿人的运动来轰散那狗的运动,不应该抛弃我们人的运动去加入他们狗的运动。”这表明陈独秀
A.主张个体思想独立与自由B.鼓动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
C.引导中国走上了俄式道路D.认识到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
8 . 1917年,胡适在《文学改良当议》中称“欧洲中古时,各叫有便语…其后意大利有但丁诸文豪,始以其国俚语著作。诸国踵兴,国语亦代起”。胡适意在使文艺复兴
A.宣传文艺复兴B.提倡白话文C.弘扬传统文化D.反对旧道德
2021-07-0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