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思想的萌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自然科学的传播是一个重要方面。

材料一 康熙皇帝热衷研习西方科学,涉猎范围包括天文学、数学、医学、地理学等。通过传教士的介绍,他对欧洲国家及其科学机构有所了解。康熙“认识到不论从科学上看,还是从艺术上看,中国并非是唯一的文明国家”。但是,他并不支持传教士向中国人介绍西方科学,也不鼓励中国人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康熙认为:“算法之理,皆出自《易经》,即西洋算法亦善,原系中国算法”,断言西方科学“源出自中国,传及于极西”。他既认识到西方科学的先进之处,又要维护“天朝上国”的尊严,以安抚臣民。

——摘编自吴伯娅著《康雍乾三帝与西学东渐》


(1)依据材料,概括康熙皇帝对西方近代科学的态度。如何评价康熙皇帝的这种态度?

材料二 鸦片战争时,中国人看到的仅是西方的坚船利炮,学西方仅是仿造船炮。魏源提出了学习西方军事和民用科学技术的主张,具有离经叛道的意味,时人认为这背离了“用夏变夷”的传统,而是“用夷变夏”。洋务派“中体西用”可以追溯到“师夷长技”。西技就是西方近代的自然科学和工艺技术。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企图用西方科技思想来纠正和弥补儒家文化的不足。洋务派兴办近代工业,同时引入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形成第一次译介西学的高潮。到1895年,翻译西学书籍354种,大部分是科学技术书籍。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冲击了儒家的传统价值观。

——摘编自张岱年等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晚清时期西方近代科学引入中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019-10-1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中学2019年高三10月月考(一)历史试题
2 .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主题不断变革。从“中体西用”到“全盘西化”,再到20世纪30年代的“充分西化”,40年代则演变为“现代化”。这种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
A.并不适合中国国情
B.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C.逐渐趋向于理性化
D.由器物深入到制度
3 . 魏源和严复都是我国近代早期的爱国思想家,他们的共同之处是( )
A.认识到要改变现状,必须学习西方的长处
B.都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
C.都认识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重要性
D.都主张维新改革
2017-11-0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海国图志》指出:“战舰有尽,而出鬻之船无尽,此船厂之可推广者一。……凡有益民用者,皆可于此造之。是造炮有数,而出鬻器械无数,此火器局之可推广者二。……人但知船炮为西夷之长技,而不知西夷之所长不徒船炮也。”材料表明魏源
A.只主张创办船厂以制造军舰B.只求学习外国军事技术
C.主张全面学习西方器物制度D.注意将军事技术和民用事业相结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是对西方侵略者作出的最积极回应,是近代中华民族觉醒的重要标志,同时吹响了晚清军事向近代化迈进的号角。材料说明《海国图志》
A.是一部军事科技专著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
C.使国人反侵略意识觉醒
D.具有思想启蒙的价值
2017-02-17更新 | 226次组卷 | 15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位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位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了向西方学习的重点内容是什么?在近代中国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2)材料二中“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什么原则?统治权力的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最早来自于谁的主张?
(3)材料三中的“两位先生”分别是指什么?这场运动的局限性是?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归纳中国近代中国的主流思想的演变趋势?
2016-12-12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