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思想的萌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夷变以来,帷幄所擘画,疆场所经营,非战即款(签订和约),非款即战,未有专主守者,未有善言守者。不能守何以战?不能守何以款?……自守之策二:一曰,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二曰,调客兵不如练土兵,调水师不如练水勇……未款之前,则宜以夷攻夷;既款之后,则宜师夷长技以制夷。

——摘自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20世纪初,孙中山指出:“自世界大势变迁,国力之兴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观诸国之海军表,其国力竞争之消息,可以默喻矣。”他还指出,国家生存要素为土地、人民、主权。三者缺一不可,其中的土地包括领海,认为海才是国的界境。因此,他积极呼吁政府向西方国家订购“各项海陆空新式武器”,聘请外国军事专家来华教练我国海陆空军学生,以建立强大的海军。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孙中山便向国人大声疾呼;最先可以灭亡中国的是日本。为此,他在捍卫海权的宣传中,常以日本帝国主义为未来的假想敌,从国家战吆上唤起人们的警觉。

——摘编自《“海洋梦”系列丛书·走向深蓝中国海洋之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魏源海防思想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魏源海防思想与孙中山海防思想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对近代海防思想进行简要评价。
2024-03-0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如下图所示为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   书目录摘编。由此可见,编者(     
卷一
筹海篇一议守上
筹海篇二议守下
卷二
筹海篇三议战
筹海篇四议款
卷三
大西洋欧罗巴各国沿革图
汉魏唐西域沿革图总叙
亚细亚州各国图
奥大利亚及各岛图
卷四
利未亚州(非洲)各国图
《四州志》英吉利分部图
亚墨利加州(美洲)各国图
弥利坚国全图
A.关注世界的形势发展B.提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强调加强中外地理对比D.要求破除传统天下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54年日本翻刻了魏源的《海国图志》60卷本,“幕府末期日本学者文化人等,争相购读……倾向开国主义,其契机是读了中国的《海国图志》……”(日本学者井上靖《日本现代史》)但是在清朝,1842年首次刻印后到1852年仅有2个版本,1866年后才被翻印。这一现象说明,19世纪40﹣60年代(     
A.西学还没有受到国人普遍关注B.日本幕府比清朝更加关注西学
C.两种遭遇反映了中日制度区别D.中日甲午战争结果早已经注定
4 .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和治国理政的经验,政党政治也是在这个过程中被引进中国的。据此可知,中国政党的产生是(     
A.民主政治的产物B.选举扩大的结果
C.救亡图存的选择D.政治传统的影响
2023-03-10更新 | 35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奇石艺术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初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整理的历史年表。

时间事件
1840年6月英国政府派全权代表懿律率领海陆军,开进珠江口
1842年魏源写成50卷的《海国图志》
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
1857年冬英法联军进攻广州城
19世纪60年代奕近、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发起洋务运动
1898年6月-9月康有为辅助光绪帝推行了维新变法
I900年义和团运动达到高潮:八国联军侵华
1915年9月阵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开始
1945年9月2日中国代表参加东京湾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告新中国的成立
(1)为进一步充实该年表,请为其补充两条内容。
(2)从该兴趣小组整理的年表和你补充的内容中,提取相关信息确立一个主题,并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阐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6 . 姚莹在《康鞑纪行》中列出了他所搜集的世界地图、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地形图、新疆南北两路形势图等。论及边疆史地研究,姚莹说:“四海万国具在目中,足破数千年茫昧,异时经略中外者庶有所裁焉。”据此可知,姚莹强调(     
A.关注世界和平B.师夷长技C.介入世界事务D.经世致用
7 . 《海国图志》中记录了众多的“他者”形象,除了传统以华夏为视角的“小他者”外,还有两类“大他者”,其一以英国为代表,其二则是西方的舰船、枪炮等。《海国图志》的这一分类(     
A.突破了传统的“夷夏观”B.凸显了师夷长技的理念
C.孕育了中体西用的思想D.改变了国人的认知方式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与西方相比,中国启蒙不仅匮缺市民社会的根基和动力,而且没有西方式的孕育了现代性的传统资源可资利用。这样,当启蒙运动移植西方现代性价值并以其批判本土传统时,传统的抗拒和文明的冲突,都是西方内源性启蒙所未曾遭遇过的。五四时代中国思想文化的转型,是一个中西文化冲突和融合的过程。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的西方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文艺复兴)、人的自由权力(启蒙运动)作为基本起始点,而且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也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摘编自高力克《五四:未完成的启蒙》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9 . 鸦片战争后,尽管当时中国的仁人志士没有深刻认识到西方国家发达的制度原因,但是他们中的有些人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譬如三权分立制度、君主立宪制度等。这一做法
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B.得到了社会各界普遍支持
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D.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传播
2022·山东淄博·三模
10 . 如图是《林则徐形象在近代的变迁》一文中的内容摘录,其中林则徐形象的变化说明
1931年,蒋廷黻认为林则徐“被罢是他的终身大幸事……林不去,则必战,战则必败,败则中国会速和,速和则损失可减少,且中国的维新或可提早二十年。”
1948年,胡绳认为无论清廷任用谁禁烟,无论林则徐如何禁烟,战争终归要爆发;既然战争无法避免,林则徐便不再背负诱发战争的责任。

A.变法改革是时代潮流B.思想文化控制加强
C.历史解释具有主观性D.儒家思想影响颇深
2022-05-31更新 | 490次组卷 | 5卷引用:历史-2022年秋季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02(广东专用)-新高考地区专用-2022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多卷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