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思想的萌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期阶段特征
19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唤醒了经世致用的传统危机应对机制,清政府的内忧外患推动了洋务派借助“中体西用”思想谋求地主阶级的自救。尽管经世致用和“中体西用”的救亡策略不可能突破君主专制体制,但却不经意地点燃了现代科技意识、世界意识、救亡意识的启蒙星火,为民主在中国的萌生积累了条件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的战败引发了空前的民族觉醒,但清王朝依然固守君主专制制度。于是,中国的救亡运动在经历了短暂的资产阶级政治改良之后,走向了民主革命
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成为民主救亡和民主启蒙的旗帜,并最终造就了人民民主的新中国

——摘编自刘永春《近代中国救亡与启蒙中的民主问题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就“救亡、启蒙、民主”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2-07-20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阿拉善盟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时期人物活动或主张
春秋战国孔子奔走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明清之际顾炎武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
晚清时期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开眼看世界”。康有为: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和为一体;宪法乃维新之路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时代与知识分子”,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该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叙述准确)
2021-06-02更新 | 547次组卷 | 49卷引用: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时段民族国家观念的演进及其实践
19世纪40—50年代传统天下观开始动摇:林则徐具有了朴素的民族意识和近代国家主权观念,打破了中国是世界中心的的神话,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强调这是中国发展的“根本之图”。

19世纪60到90年代
洋务派代表人物提出“中体西用”并主办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为中国走上近代化发展之路做了铺垫。
郑观应等早期维新派在爱国基础上,“究泰西政治实业之学”,主张建立民主政治。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康有为提出在中国建立起一个近代化民族国家。
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并形成了“国家”取代“天下”,“民族国家”替代“封建王朝”的近代民族国家观以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的戊戌变法运动,成为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里程碑。

20世纪初
孙中山不但提出了三民主义,还将三民主义发展为一个把民族解放,国民革命和社会改造合为一体的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完整提出了建设民族国家,国民国家和社会国家的思想,因辛亥革命而建立起来的中华民国是拥有独立主权民族国家的雏形,开启了近代以来建设中国民族国家的进程。

20世纪上半叶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及其国家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经过国民革命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使民族国家最终实现了独立自主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新思想的倡导者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于1842年刊印发行,书名中的“海国“的涵义是海外之国。书中征引中外古今近百种资料,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状态状况和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如火轮船、地雷等新式武器的制造和使用。所记各国气候、物产、交通贸易、民情风俗、文化教育、中外关系、宗教、历法、科学技术等,都超过了《四洲志》。在百卷本的《海国图志》中,作者由原来对西方”坚船利炮“等奇技的惊叹,发展到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体的介绍。当时的中国人通过《海国图志》这一望远镜,开眼看世界,认识到近代世界的新鲜事物。1851年《海国图志》传到日本,迅速畅销,成为日本官员和学者共同研读的一部“有用之书”。

——摘编自罗炳良主编《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名著》


书评,即评论并介绍书籍的文章。请以《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名著》中关于《海国图志》的相关内容和评述,撰写一个简要书评。(要求:观点明确,联系背景和内容,评论准确全面,史论结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对于一百多年的中国近代史,美国著名的汉学家费正清说:“从根本上说,是一场最广义的文化冲突。”是西欧的新兴文明对中国封建的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文化的冲击。然而这次文化之间的碰撞与汉唐以来东西方文化交流大有不同。这次文化冲突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沉痛而悲壮的一页,从此中国人的文化结构和文化心理有了重大转变。

——摘自许结《中国文化史(插图版)》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史实,围绕“文化冲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人们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古”,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摘编自汤一介《儒学的现代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民族危机与文化自觉”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