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中国近代史上,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派别是(  )
A.洋务派B.顽固派C.维新派D.革命派
2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下列对这一思想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学”指的是中国的封建制度
B.“西学”指的是西方的科学技术
C.“西学为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统治
D.这一思想付诸实践并取得了成功
2020-08-29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中卫市中宁中学2019-2020学年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

材料二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是哪一革命政党的革命纲领?后来这一纲领又被阐发为什么?这一纲领指导了哪次革命运动?
(3)材料三中提到的“德、赛两先生”具体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具体内容。
4 . 历史学家陈旭麓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对“西用”理解准确的是
A.西方的物质文化B.西方的社会制度
C.西方的思想文化D.西方的政治学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张之洞《劝学篇·外篇·设学第三》

材料二   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然臣窃闻谓政有本末,不不先定其本而徒从事于其末,无当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主张,并指出其相应的实践活动。
(2)根据材料二,概括维新派的思想主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4)综合上述材料,简析近代前期中国思想发展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近代中国思想界的“西学东渐”经历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由照抄照搬到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发展历程。下面能分别体现这两个步骤的标志性事件是(     
A.洋务运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D.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7 . 史学家陈旭麓曾说:“洋务派的出世,是中国有地主阶级以来第一次真正的分化,中国近代政治经济的改革是由他们开始的。先前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如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人虽然提出了不少改革主张,但还是一种思想。”根据这句话,可以推知洋务派
A.让改革派思想有了实践意义
B.促使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
C.使得崇洋媚外思想开始出现
D.促使国家走向分裂的道路
2018-12-17更新 | 312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考猜题卷文综历史试题
8 . “今日翊赞宏图,有不当置西人之事为而弗取也。是道德纲常者,体也;兼及西人事为者,用也。必体用皆备,而后可备国家器使,此尤今之所不可不知者也。”材料意在说明
A.“中体西用”是治国之策
B.西方的政治制度远不及中国
C.向西方学习要结合国情
D.选择性引进西方科技很重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05~1911年,清廷举办了七次留学毕业生归国考试,考试内容为学科门类及经史之学,合格者授予进士或举人出身。七次考试共有1388人合格,其中留欧美学生占9.8%,留日学生占90.2%。由此可知,当时
A.财政投入促进日本教育质量提升
B.日本是中国学生主要留学目的地
C.清廷原封不动坚持传统选官制度
D.欧美各国逐渐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860—1900年四十年间,中国共引进西书555种,其中自然科学162种,应用科学225种,而社会科学只有123种,其他45种。这表明
A.社会转型改变了人们的认识
B.西方的学说在中国社会占主导
C.政府重视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D.社会科学对当时中国作用有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