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9 道试题
1 . 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为维护清朝统治发起了洋务运动。他们主张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立宪法,开国会”D.“民主”“科学”
2022-01-05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2020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沉淀了丰富的儒家思想文化,…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中,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是完善的,从来不需要向任何蛮夷戎狄学。在这种封建文化势カ一统天下的背景下,近代中国引进西学,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发展,最方便而自然的做法就是从儒家文化中引经据典,并将其发展成为引进西学的理论依据。

——王韵秋《关于近代以来中国几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历史反思》


(1)据材料概括近代中国引进西学的特点,并举两例说明。
(2)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中国思想界异常活跃、变化剧烈的时期,请概述这时期中国主流思想的发展变化情况。并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角度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共同因素。
2021-11-30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请为下图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主题
A.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B.东学西渐
C.回归传统儒学D.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
4 . 1897年,安徽巡抚邓华熙上任后,既筹办了以西学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求是学堂,又扩建了“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的敬敷书院。当时邓华熙扩建敬敷书院的客观意义在于
A.保护和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B.加强了对徽地学子的义理教育
C.保证了安徽对各种人才的需求D.缓解了传统势力对新学的压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61年,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表明他
A.认同中央集权制B.主张兴办洋务运动
C.主张“中体西用”D.要求建立民主制度
2021-08-2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认为,从1840年到1919年“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下列属于器物层面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7 . 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国门。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洋务派主张
A.“耕者有其田”B.“君民共主,设立议院"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平均地权”
2021-04-1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
8 . 维新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021-03-1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近代史判断题专项训练(236道)
9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清王朝内部的顽固派与洋务派的分歧在于要不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2021-03-10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近代史判断题专项训练(236道)
10 . 最先提出“中体西用”思想的是冯桂芬,系统论述“中体西用”思想的重要人物是张之洞。
2021-03-10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近代史判断题专项训练(236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