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维新变法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严复选择用文言翻译西方书籍。他的文言书写是使其译本在士人阶层流行开来的一块敲门砖,而且历史表明他的这种做法是行之有效的。他的翻译作品在晚清风行二十年之久。这表明(     
A.西学成为社会主流B.民主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C.洋务运动成效显著D.语言认同助推思想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877年,洋务派幕僚马建忠从欧洲写信给李鸿章说:“欧洲各国讲富者以护商为本,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他如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马建忠的主张反映了
A.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必要性B.中体西用思想影响深远
C.其思想超越阶级的进步性D.传统儒学思想遭遇挑战
3 . 太平天国运动初期捣毁孔子牌位,焚烧古书;洋务运动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戊戌变法时维新派打着儒家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新文化运动中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出现这些现象主要是由于
A.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冲击B.近代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
C.儒家文化自身在不断与时俱进D.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2022-04-23更新 | 397次组卷 | 2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四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20世纪初,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都注意到欧美资本主义内部经济危机、贫富悬殊、社会分化、阶级冲突的严重混乱现象,以及其对外扩张、掠夺,乃至于自我火并、日益野蛮的形象。这种认知
A.使得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B.成为新三民主义思想产生的根源
C.加速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D.促使资产阶级客观认识西方文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在政治和思想上,梁启超多变。他起先追随康有为维新变法,后背离康有为的保皇立场,随后作《新民说》提倡革命排满,民国时又与袁世凯等北洋军阀同流共事,后又进行讨袁。这反映出
A.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B.梁启超思想上与时俱进
C.近代民族危机逐步减弱D.中国近代政局复杂多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们通常认为历史比较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历史社会进行精确的和系统的相互对比,目的是对其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以及趋同性和趋异性的发展进程进行考察。其中,极少有对社会整体的比较,而通常只是对范围有限的某些方面进行比较。以全面整体为目的的比较,或者属于对已经发现的差异性和共同性进行解释,或者是将其类型化。解释和类型化具有不同的目的:解释一般是在研究课题中,在共同的宏观背景下寻求差异性和共同性产生的原因;而类型化则是对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的社会内部所出现的不同的内在逻辑进行研究,从而使其特殊性得到理解。

——摘编自【德】哈特穆特·凯博《历史比较研究导论》


根据对材料中“历史比较”概念的理解,结合中外近代史确立一个研究课题,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对该课题进行简要说明。(要求:课题形式为“的比较研究”;说明部分要符合材料中的历史比较研究的要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万国公报》编辑范玮曾言:“至每月发行之《万国公报》,尤明目张胆讲平等,说自由,推美国之民主主义与立宪政体,而叹息痛恨于满洲朝廷之不进步。后来种族思想勃发而不可遏,中华民国成立于一举之间,则广学会之书报与之有劳也。”据此可知
A.舆论宣传促进戊戌变法运动B.《万国公报》是近代报刊的先驱
C.清政府注重舆论构建与引导D.公共传媒具有启迪民智的作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古希腊各城邦,国家观念也随之出现。随着基督教的出现,神学国家观逐渐形成,教会提出国家存在是因为人有原罪,国家是减轻原罪所必须的安排,国家是上帝的产物。启蒙运动时期的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都用社会契约论来阐释自己的国家观念。霍布斯认为人生是自私自利且充满恶意的,理性为人们提出一些简单可行的和平契约,每个人都同意把权力和力量转让给主权者,从而形成国家。洛克强调人的自然权利不可让渡、不可剥夺,否则人民将有权革命,强调政府必须实行法治和分权。

——摘编自《西方文明史》等

材料二   中国传统的君主统治形式实质是“家天下”,它将家和国联结成一个“共同体”,“家长”是独一无二的权威主体。维新时期,梁启超批判旧的国家观念,介绍西方新观念。他认为当务之急是速养成自己的国家观念以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他强调只有兴民权才能强国家,人人有自由之权,国事决于公论。他更明确了君、臣、民三者的关系,君和臣都是为民办事者。

——摘编自《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近代国家观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维新时期的国家观念与近代欧洲国家观念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2019-02-24更新 | 359次组卷 | 22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著名国画家傅抱石指出:包括康有为的国画改良观和陈独秀的“美术革命”论在内,在将传统文化与封建专制绑架在一起的20世纪初的文化界,无论哪种观点都离不开“抑中扬西”和倡导写实。当时这种对国画的革新要求反映出
A.维新思想成为社会思潮主流
B.思想文化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要求
C.传统艺术的衰落是必然趋势
D.弘扬国粹以增强民族精神的理想
2018-11-13更新 | 251次组卷 | 3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世纪末的湖南维新派要求全盘移植西方的民主制度;另一方面,他们又在各种学堂、学会、刊物上极力推崇孔教。在其《时务学堂学约》中专列“传教”一项,说“今设学之意,以宗法孔子为主义”。这反映了
A.维新派在思想和实践上的错位
B.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复杂性
C.维新志士以大众传媒开启民智
D.中体西用是维新派的宗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