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维新变法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898年,康有为依据《春秋》提出“据乱”、“升平”、“太平”三世说,来解释历史的演进。所谓“据乱世”是指君主专制时代,“升平世”是指君主立宪时代,“太平世”就是民主共和时代。这反映出康有为(     
A.受到“中体西用”的影响B.努力实践儒家治国理念
C.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依据D.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2 . 郭嵩焘、郑观应以中国传统的本末观分析西学,认为西学内部有本末、体用之分,“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其体在育才于书院,议政于议院,其用在练兵、制器械、铁路、电线等事”。这说明他们(     
A.提倡侧重学习西方器物B.摆脱了“天朝上国”观念
C.对西学有着深入的认识D.摒弃了“华夷之辩”思想
2022-08-17更新 | 1573次组卷 | 19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思相结合,“托古改制”,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他借鉴的西方政治主张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设议院、开国会D.建立民主共和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梁启超曾提出,“民权斯固然矣,然民权非可以旦夕而成也……权之与智,相倚者也。今日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据此可知,梁启超认为
A.民主权利在中国难以推行B.民主共和制是大势所趋
C.传统封建伦理应当被抛弃D.开民智是兴民权的基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活动搭配正确的是
A.林则徐——颁布《资政新篇》B.洪秀全——开展洋务运动
C.李鸿章——编成《海国图志》D.康有为——推动戊戌变法
6 . 1885年,康有为在其著作《实理公法全书》中强调人类社会的法则与自然界的法则是相通的,是可以用“几何公理”的形式来表现的。康有为这一言论
A.批判了中体西用理论B.传播了西方启蒙思想
C.宣扬了科学救国主张D.否定了封建政治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甲午战争后,梁启超在《中国积弱溯源论》一文中说:“是故吾国民之大患,在于不知国家为何物。”这旨在说明
A.清政府海权观念的淡薄B.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
C.启迪国民意识的重要性D.清政府未发动民众力量
8 .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将孔子塑造成锐意改革的改革家,其目的在于(     
A.抨击顽固派B.引进西方学术C.论述变法合理性D.提高国民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郑观应等人提出:“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郑观应等人的主张
A.开始触及西方政治制度B.反映出其学习西方的深化
C.未超越洋务派思想范畴D.使西学东渐内容发生变化
10 . 胡适评价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优胜劣汰、适者生存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