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揭开了近代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这个“新篇章”最早表现在
A.林则徐在广东率军英勇抗击英军侵略B.刘永福在台湾率领清军抗击日军进攻
C.广州三元里人民自发组织打击英军侵扰D.魏源的《海国图志》介绍外国历史地理
2022-05-06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林则徐被称为我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编译的《四洲志》是在英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的基础上,进行精选并改正,且补充了一些中国史籍记载的内容和必要说明。由此可知,《四洲志》
A.其核心思想是“中体西用”B.对抵抗侵略起到巨大的作用
C.其价值体系被华夷观主导D.利于促进国人对西学的认识
4 . 鸦片战争结束后,林则徐、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军事变革思想和“器良、技熟、胆壮、心齐”的建军思想,但士大夫阶层认为这是“用夷变夏”或“以夷变夏”。这说明当时
A.政治体制变革提上日程B.中体西用思想遭遇抵制
C.中西思想融合成为必然D.外部世界引起士人关注
5 . 林则徐曾致信英国女王称“通商已久,众夷良莠不齐,遂有夹带鸦片,诱惑华民,以致毒流各省者。谅贵国王向化倾心,定能谕令众夷,兢兢奉法。但必晓以利害,乃知天朝法度,断不可以不懔遵也”。此举意在
A.借助外交平等维护主权B.禁止中英通商危害经济
C.严控鸦片恪守天朝法度D.批判英国对华武装侵略
6 . 林则徐主张抗英,大部分人支持,当他提出要学习外国的时候却招来朝野上下一片“汉奸”骂名,此后的魏源、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都背过“汉奸”的骂名。上述人物被骂成“汉奸”,是因为他们一致主张
A.实行君主立宪制B.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C.建立民主共和国D.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7 . 1839年,林则徐赴广东就任后,立即组织人手把英文版的《中国丛报》翻译成中文,再经加工整理成《澳门月报》,此报内容分为论中国、论茶叶、论禁烟、论用兵、论夷情等五辑,其中甚至提及了沙俄入侵阿富汗和印度的可能。林则徐的做法
A.印证了广州最先开始西学东渐B.利于国人对世界认识的深化
C.有力地推动了传媒行业的发展D.推动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瓦解
8 . 1841年,丁拱辰《演炮图说》、郑复光《火轮船图说》、汪仲洋《铸炮说》各书相继刊行,是近代中国最早参酌西方技术的船炮专著;嘉兴县丞龚振麟甚至仿英国火轮战船并参酌西洋《车轮船图》,制成人力推动齿轮激水的战船。这些事件表明
A.时势变化促使学者转向实学B.洋务企业开始发挥实际效益
C.西方军事技术已经广泛输入D.当时中国炮船技术进步迅速
9 . 成都某中学高二学生为参与某一课题,专门查阅了《四洲志》《天演论》《革命军》《新文化运动是什么》《庶民的胜利》等系列文章。据此推测该同学研究的课题可能是
A.探寻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迁B.聚焦近代中国救亡思路嬗变
C.考证中国近代重大政治变革D.浅析近代中国科学发展路径
10 . 据统计,从1840年到1861年,在中国至少出现了22种有关世界历史地理方而的翻译著作.这些著作基本上向国人呈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世界形象。此时,中国士大夫所看到的西方文化是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坚船利炮”的练兵制器技艺、“天文算数”的自然科学、“以商贾为本计”的经济制度、“凡事会议而后行”的政治制度等西方近代文明。这些著作
A.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国人传统的夷夏观
B.体现了士大夫从西方社会视角否定封建制度
C.表明人们欲以西学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D.说明国人已经掀起救亡图存的政治文化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