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1820年刊刻的《海录》,是中国人编写的涉及世界地理知识的书籍。林则徐曾参考其中的“英吉利”条目,以了解英国国情。据此可知,鸦片战争前后国人的“开眼看世界”(     
A.延续了清朝传统的对外认识B.革新了士人群体的思想观念
C.借助了已有知识体系的积累D.奠定了清朝对外政策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人迈开了蹒跚的步伐,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拉开向西方学习的帷幕。近代开启学习西方先河的是(     
A.林则徐“开眼看世界”B.冯桂芬主张“中体西用”
C.康有为“托古改制”D.胡适提倡“文学革命”
3 . 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在广州延聘外语人才,翻译外文报刊资料和著述借以了解“夷情”和世界,先后编成《澳门月报》《华事夷言》《四洲志》等。这一做法
A.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B.发展了经世致用的学风
C.探寻了富国强兵之道D.改变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林则徐主张抗英,大部分人支持,当他提出要学习外国的时候却招来朝野上下一片“汉奸”骂名,此后的魏源、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都背过“汉奸”的骂名。上述人物被骂成“汉奸”,是因为他们一致主张
A.实行君主立宪制B.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C.建立民主共和国D.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6 . 1839年,林则徐赴广东就任后,立即组织人手把英文版的《中国丛报》翻译成中文,再经加工整理成《澳门月报》,此报内容分为论中国、论茶叶、论禁烟、论用兵、论夷情等五辑,其中甚至提及了沙俄入侵阿富汗和印度的可能。林则徐的做法
A.印证了广州最先开始西学东渐B.利于国人对世界认识的深化
C.有力地推动了传媒行业的发展D.推动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瓦解
7 . 成都某中学高二学生为参与某一课题,专门查阅了《四洲志》《天演论》《革命军》《新文化运动是什么》《庶民的胜利》等系列文章。据此推测该同学研究的课题可能是
A.探寻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迁B.聚焦近代中国救亡思路嬗变
C.考证中国近代重大政治变革D.浅析近代中国科学发展路径
8 . 据统计,从1840年到1861年,在中国至少出现了22种有关世界历史地理方而的翻译著作.这些著作基本上向国人呈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世界形象。此时,中国士大夫所看到的西方文化是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坚船利炮”的练兵制器技艺、“天文算数”的自然科学、“以商贾为本计”的经济制度、“凡事会议而后行”的政治制度等西方近代文明。这些著作
A.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国人传统的夷夏观
B.体现了士大夫从西方社会视角否定封建制度
C.表明人们欲以西学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D.说明国人已经掀起救亡图存的政治文化运动
9 . 鸦片战争后,魏源建议邀请西洋工匠、舵师教习制造及行船演炮之法,主张增设水师一科;林则徐拜访学者梁廷相,招募懂英文的青年组成翻译团队。由此可见
A.晚清政府调整了科举制度B.有识之士的观念趋向经世致用
C.知识分子抛弃了传统义利观D.西学东渐深入到制度层面
2021-04-27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