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面对西方侵略,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的救国主张大多是“仿古法";康有为以“保教”相号召,托古改制;民国初年更有部分先驱回归传统,重新膜拜东方古老文明。这说明
A.中体西用持续发展B.社会变革深受传统桎梏
C.民族危机日益加深D.近代救国主张渐趋科学
2021-12-16更新 | 50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1年天津历史高考变式题
2 . “命定论”在中国古代曾长期盛行。而近代龚自珍、魏源等人高度重视心力的重要,认为心之力为人变革现实的精神源泉。龚自珍甚至认为具有心力的自我可以造天地,可以使得自然现象反常。材料反映了
A.思想发展维护了封建统治B.“中体西用”思想的提出
C.“经世致用”思潮的起源D.思想认识适应时代需要
2021-06-05更新 | 396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信息质量监测 (四)文综历史试题
3 . 1841年,林则徐被道光皇帝发配前往伊犁。途中,他与魏源在镇江相遇时,依然十分关注战局的发展,倾吐了“患无已时,且他国效尤”的担忧。由此可见,林则徐
A.突破天朝上国思想的束缚B.洞察新旧交替的时代变局
C.提出“师夷长技”的主张D.具有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2021-05-14更新 | 326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4 . 鸦片战争后,一些开明士大夫开始觉察到空谈义理无法解决现实问题,他们开始呼吁“更法”“改制”,提出了一系列新主张。这些主张
A.丰富了经世致用的思想内涵B.表明变革制度成为社会共识
C.突破了传统夷夏观念的束缚D.标志着西学东渐现象的开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45年,林则徐奉旨赴南疆勘荒,发现可开垦荒地总数为58.6万余亩。这为朝廷制定南疆垦荒政策提供了真实的依据,也有利于边防安全。据此可知
A.新疆安全得到保障B.中国西北陆防重于东南海防
C.开发边疆成效显著D.林则徐践行经世致用的思想
2021-04-21更新 | 333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