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林则徐被称为我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编译的《四洲志》是在英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的基础上,进行精选并改正,且补充了一些中国史籍记载的内容和必要说明。由此可知,《四洲志》
A.其核心思想是“中体西用”B.对抵抗侵略起到巨大的作用
C.其价值体系被华夷观主导D.利于促进国人对西学的认识
2 . 面对西方侵略,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的救国主张大多是“仿古法";康有为以“保教”相号召,托古改制;民国初年更有部分先驱回归传统,重新膜拜东方古老文明。这说明
A.中体西用持续发展B.社会变革深受传统桎梏
C.民族危机日益加深D.近代救国主张渐趋科学
2021-12-16更新 | 50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1年天津历史高考变式题
3 . 鸦片战争结束后,林则徐、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军事变革思想和“器良、技熟、胆壮、心齐”的建军思想,但士大夫阶层认为这是“用夷变夏”或“以夷变夏”。这说明当时
A.政治体制变革提上日程B.中体西用思想遭遇抵制
C.中西思想融合成为必然D.外部世界引起士人关注
2021-12-02更新 | 862次组卷 | 12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据统计,从1840年到1861年,在中国至少出现了22种有关世界历史地理方而的翻译著作.这些著作基本上向国人呈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世界形象。此时,中国士大夫所看到的西方文化是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坚船利炮”的练兵制器技艺、“天文算数”的自然科学、“以商贾为本计”的经济制度、“凡事会议而后行”的政治制度等西方近代文明。这些著作
A.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国人传统的夷夏观
B.体现了士大夫从西方社会视角否定封建制度
C.表明人们欲以西学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D.说明国人已经掀起救亡图存的政治文化运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清代学者赵翼曾对欧洲传到中国的钟表做出这样的评价:“钟能接时自鸣,表则有针随刻指十二时,皆绝技……西洋远在十万里外,乃其法更胜,可知天地之大,到处有开创之圣人,固不仅羲、轩、巢、燧已也”。下列选项中能准确反映作者文化观念的有
①承认欧洲文化的优秀成果   ②师夷长技以制夷
③学习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D.①④
6 . “命定论”在中国古代曾长期盛行。而近代龚自珍、魏源等人高度重视心力的重要,认为心之力为人变革现实的精神源泉。龚自珍甚至认为具有心力的自我可以造天地,可以使得自然现象反常。材料反映了
A.思想发展维护了封建统治B.“中体西用”思想的提出
C.“经世致用”思潮的起源D.思想认识适应时代需要
2021-06-05更新 | 396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信息质量监测 (四)文综历史试题
7 . 1841年,林则徐被道光皇帝发配前往伊犁。途中,他与魏源在镇江相遇时,依然十分关注战局的发展,倾吐了“患无已时,且他国效尤”的担忧。由此可见,林则徐
A.突破天朝上国思想的束缚B.洞察新旧交替的时代变局
C.提出“师夷长技”的主张D.具有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2021-05-14更新 | 326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8 . 鸦片战争后,一些开明士大夫开始觉察到空谈义理无法解决现实问题,他们开始呼吁“更法”“改制”,提出了一系列新主张。这些主张
A.丰富了经世致用的思想内涵B.表明变革制度成为社会共识
C.突破了传统夷夏观念的束缚D.标志着西学东渐现象的开始
9 . 鸦片战争后,魏源建议邀请西洋工匠、舵师教习制造及行船演炮之法,主张增设水师一科;林则徐拜访学者梁廷相,招募懂英文的青年组成翻译团队。由此可见
A.晚清政府调整了科举制度B.有识之士的观念趋向经世致用
C.知识分子抛弃了传统义利观D.西学东渐深入到制度层面
2021-04-27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1845年,林则徐奉旨赴南疆勘荒,发现可开垦荒地总数为58.6万余亩。这为朝廷制定南疆垦荒政策提供了真实的依据,也有利于边防安全。据此可知
A.新疆安全得到保障B.中国西北陆防重于东南海防
C.开发边疆成效显著D.林则徐践行经世致用的思想
2021-04-21更新 | 333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