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体西用”思想的背景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今恶西法者,见六经古史之无明文,不察其是非损益,而概屏之,如……诋铁舰为费,而不能用民船为海防之策,是自塞也。……略知西法者,又概取经典所言而附会之,以为此皆中学所已有,如……矜火器为元太祖征西域所遗,而不讲制造枪炮,是自欺也。……溺于西法者……以为中西无别,如谓《春秋》即是公法,孔教合于耶稣,是自扰也。……综此三蔽,皆由不观其通。……然则如之何?曰: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自同治、光绪以来,总署、使馆、同文馆、招商局……电线铁路之设,皆用来新政,非祖宗之旧法也。皇上与诸臣,审时度势,图谋自强,亦固知法之不能不变也,徒以根本未变,大制未新,少袭皮毛,未易精髓。譬犹厦屋朽坏,岌岌将倾,而粉饰补漏,糊裱丹青,……求不覆压,岂可得哉!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   难者曰:中国之法,非不变也,中兴以后,讲求洋务,三十余年,创行新政,不一而足,然屡见败衄,莫克拯救,……非真能变也,即吾向者所谓……弥缝蚁穴,漂摇一至,同归死亡,而于去陈用新,改弦更张之道,未始有合也。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四   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匣街戏院的演说》


(1)材料一中作者认为当时对待西法存在哪些偏见?作者认为应怎样对待西法?
(2)根据材料二、三、四,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梁和孙中山政治主张的异同。
(3)他们的政治主张都未能真正实现,你认为主要原因有哪些?
2021-11-10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洋务运动期间,郭嵩焘在日记中写道,西洋国家历史悠久,政教修明,凡事皆有主次之分,与中国古代的辽、金等少数民族政权截然不同。如果国人仍以传统的夷狄观看待西洋国家,则是不顾人民利益和国家安危的沽名钓誉之举。据此可知郭嵩焘
A.具有理性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B.强调实行中体西用思想
C.主张变革政治制度全面学习西方D.认识深刻引起朝野重视
3 . 有学者在研究洋务运动指导思想时指出,在封建专制统治和顽固守旧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条件下,"中体西用"是当时唯一可行的过渡性模式。据此可知,"中体西用"
A.有利于人们思想解放B.凝聚国民的社会共识
C.强化了中国文化传承D.加快了社会政治变革
4 . 维新变法前夕,张之洞发表《劝学篇》再次强调:“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材料表明张之洞
A.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B.坚持维护封建纲常伦理
C.支持维新派变革政治D.力主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梁启超曾如此评价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这主要针对的是李鸿章的什么思想主张
A.中体西用B.民主科学C.暴力革命D.民主共和
6 . 下表为清末学人邵之棠编著《皇朝经世文统编》中的一部分分类目录,其中收录了自清初至1901年士人有关“经世致用”的文章两千余篇。该列表反映了当时
分目基本内容
文教部学术   经义   史学   诸子   字学   译著   礼乐   学校等十五门
地舆部地球事势通论     各国志   地利   风俗   水道   农务等十一门
理财部富国     银行   钱币     茶务     公司   国债   赋税   盐务等十四门
考工部工艺   制造     矿物     铁路   机器     纺织     电报   邮政共八门

A.“中体西用”观念阻碍文化革新B.晚清政府的改革措施涉及范围广
C.学术文化结构超出传统中学范畴D.西学引入导致“经世之学”衰弱
7 . 请为下图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主题
A.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B.东学西渐
C.回归传统儒学D.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
8 . 陈旭麓认为,“它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那个时候的中国多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它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材料中“它“指的是(  )
A.“中体西用”B.“君主立宪”C.“民主共和”D.“扶清灭洋”
9 . 有学者总结说:“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的过程。”句中省略句应是
A.始而言技、继而言政、进而言教B.始而言政、继而言技、进而言教
C.始而言技、继而言教、进而言政D.始而言教、继而言政、进而言技

10 . 材料   下表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早期中国社会出现的主要口号:

时期口号
1861—1899中体西用;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实业救国;变法自强,君主立宪
1900—1909预备立宪;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10—1919尊孔复古;民主与科学;打倒孔家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920—1929打倒列强除军阀;以俄为师;打土豪,分田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对表中这一时期口号的变化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19-11-06更新 | 372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乐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