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体”与“用”

材料一:“以中国之伦理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1861年冯桂芬:《校邠庐抗议》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第25卷

材料二:两广总督张树声遗折称:“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常不相及。”

——《张靖达公奏议》卷8

材料三:“道,用也;器,体也。体立而用行,器存而道不亡”。“器既变,道安得独不变?”——《谭嗣同全集》第197页康有为和梁启超提出“以群为体,以变为用”的体用之说。“以群术治群,群乃成;以独术治群,群乃败。”、“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第3—4页


问题
(1)依据上述材料,简要归纳“体”、“用”观的变化。
(2)概述材料中“体”、“用”变化的历史背景。
(3)你如何看待材料中“体用”观的变化?
2 . 耽误时机的40年

从1860年开始的40年是中国革命明显的孕育时期——旧的制度似乎又要运行起来,西洋的方法有些已采用了,而中国的进步比较起来是如此之迟缓,以至于变成一只在更大的外国侵略面前坐以待毙的鸭子。帝国主义列强互争雄长,到1898年达到可怕的高潮。这时期以1900年八国联军占据北京而告终。显而易见,这40年中国耽误了时机。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问题:
(1)简要叙述这40年间有识之士是如何学习“西洋的方法”的?
(2)“中国的进步如此之迟缓”具体表现有哪些?
(3)列举40年间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互争雄长,到1898年达到可怕的高潮”的具体史实。
(4)谈谈你对“从1860年开始的40年是中国革命明显的孕育时期”原因的理解。
2020-02-10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